Leica & copies,真真假假,幾可亂真?
二次大戰前,Canon前身Seiki Kogaku(精機光學)幾位創辦人,基於個人興趣和製作國產相機的使命感,於1933年成立公司,經過各種嘗試,一年後便開發出第一台試作機Kwanon(觀音),並在數年內推出經典的Hansa Canon。
“I just disassembled the (Leica) camera without any specific plan, but simply to take a look at each part. I found there were no special items like diamonds inside the camera. The parts were made from brass, aluminum, iron and rubber. I was surprised that when these inexpensive materials were put together into a camera, it demanded an exorbitant price. This made me angry”, Goro Yoshida
當時精機光學基本上仍然停留在小手作坊階段,開發相機的工作已經捉襟見肘,唯有將鏡頭外判,配上Nippon Kogaku(日本光學)Nikkor 5cm f3.5。
不久,日本的戰爭機器全面開動,公司的相機製作工作停止,與當時不少相機企業(日本光學/東京光學/千代田光學等等)一樣改向軍隊提供光學儀器,同時亦令公司規模得到擴展。
眾所周知,戰爭以日本戰敗結束。精機光學的工場幸運地逃過盟軍空襲,面對眼前廢墟,物資短缺,還是勉強復產,製作相機J-II作軍民兩用(盟軍司令似乎很喜歡日系相機?)。
1946年,真正標誌性的Canon Rangefinder相機誕生——SII。
使用過Leica III及其彷製機的朋友都知道,當時的RF(測距器)和VF(觀景器)是分開的,先測距,後取景,其操作之不便是使用後期M機的用家難以了解……SII則開創性使用了Contax制式的觀景/測距一體化設計,雖然實際上觀景器小得可憐,但彷製機將原版機改進,是令Canon以至日本工業漸漸跑出的原因……
雖然獲得不少好評,精機光學的研發腳步並未放慢。留意上圖,1949年推出IIB,『3段變倍式』觀景器,又是一項驚人發明。
當時就算是Leica III系以至Contax,觀景器只是固定50mm鏡頭的視角,如果想使用其他焦距的鏡頭,必須外接適配的觀景器,由於相機的觀景器本身不大,故此M系機的框線取景亦不可行,這可說是Rangefinder相機的限制。為了能同時使用各焦距鏡頭,Canon搭配上簡單而極為實用的三段可變倍率觀景器,說穿了只是一組放大鏡作怪。
上圖可見,隨著可動放大鏡組轉動,即實行0.67/1/1.5x放大,對應50/100/135鏡頭視角。
踏入50年代,Canon推出幾台經典相機及鏡頭,如Canon III(日系機首次配備1/1000秒快門)、Canon IV Sb(當時最先進的閃燈同步系統)、Serenar 5cm f1.8(大光圈對稱式設計)等等。當時日本其他幾家公司也漸漸開發出幾可亂真的Leica copies,大家可能都覺得要追趕甚至超越德系並非不可能。
話鋒一轉到遙遠的歐洲大陸,Leitz和Leica也不是坐以待斃。1954年推出的Leica M3,瞬間震撼攝影界以至相機工業界,這刻日本人才感覺到力量的差距吧……?
此句有誤“即實行0.67/1/1.5x放大,對應50/100/135”,後一句改為35/50/135才對
你好,多謝指教,如文中圖片所見焦距的確是50/100/135,因為Canon II/III/IV觀景窗比後來的VI小得多,所以就算是50mm焦距只有0.67放大率
原來如此。
之前用Canon VT deLuxe的時候,這個三段取景器真是很特別,非常便利。
遇上Canon的同好真好
VT的觀景窗大得多,這樣好的機身到今日寂寂無名實在可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