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術革命——Sony A7RII與幾支鏡頭

前言:Sony A7系統自2013年10月發佈後已近兩年,期間可說毀譽參半。到2014年12月A7II悄悄推出,機身比以往改善不少,可說是一台較像樣的7系機,然而我對那塊沿用多年的24MP CMOS不甚滿意,故此不為所動,寧願等待A7R的後繼機。

2015年6月初,Sonyalpharumor突然傳來A7RII的消息,以Sony一貫作風,本來以為只是一台A7II換上原來A7R上的36MP CMOS,怎料Sony今次一反常態賣大包,幾個亮點包括:

  1. 全新42MP BSI CMOS,支援399點Phase Detection AF (PDAF)
  2. 機身五軸防震
  3. 全新快門組件減少震動,感光元件支援電子前簾快門及全電子快門
  4. 全幅或Super 35mm 4K拍攝

詳細規格不贅,今次主要想說說使用體會,寫得比較零碎請見諒。朋友預訂伊始急不及待訂了相機,望穿秋水到八月才收到,朋友自然先試為快,測試詳見其網誌:Sony A7RII 一星期使用後感

一機三鏡,已經應付98%的拍攝需要。朋友極有愛地配上Dynax 9相機帶(9帶)。

IMG_8939

早已在其他review中見識過此機的高ISO表現,ISO 3200仍然可用有餘。朋友曾經用ISO 1600拍下小女兒,用Capture One推高兩級出相仍然效果不錯,故此Auto ISO 100-3200可以放心使用。

在ISO 1600還要推兩級,相當於ISO 6400情況下,暗如髮絲、光如螢幕仍能呈現,DR(Dynamic Range動態範圍)還不錯,然而我聽聞Sony A7系的lossy compression 14bit RAW備受非議(參考DPreview的測試,只是推上5EV去聞相實際上吹毛求疵),影響DR。作為工程人來說,既然是RAW自然是原汁原味,最多是加上loseless compression,希望Sony能夠改善這點。然而話分兩頭,影響成像的因素很多,最終相片變成只有8bit的JPG縮圖放上網⋯⋯反正照片不是用來聞的,我不認為需要小題大做。

之前好一段時間都在用Sony A850,畢竟是2009年的產品,把玩A7RII有著彷如隔世的感覺。初上手拍了朋友小孩幾張相,使用LCD Liveview取景比OVF機動性和構圖彈性好得多;室內燈光昏暗,以往使用單點對焦已甚為吃力,現在直接使用追焦(面部優先)就免卻對焦後再AFL的麻煩,由於最低快門設定為1/250秒,Auto ISO自動跳到2500,但實際成像滑溜得很而細節保留甚佳。

與以往的A7系列相比,由於加厚了手把,手持感比之前的A7機身好得多,食指操控前輪和快門掣不像以往困難。不過終究無機機身較少,手把空間有限,尾指只能「條條fing」,加上直倒會相信好得多,當然重量變得與單反看齊。

IMG_8941

整台機身五軸防震系統佔有一定重量(下圖一塊像金屬磚的零件),雖說重量增加不少,但想到對家50M像素卻只能倚靠鏡頭防震,手持拍攝怎麼說都多一重保險比較好吧⋯⋯另外,一直都認為Sony在賣高科技電子零件而非相機,IFIXIT的拆解圖說明事實如此,可見主要電子組件只有CMOS sensor、處理器電路、LCD和EVF。

現時的感光元件技術還未能承受大角度入射光,本來期待此機CMOS有BSI加成會有改善,可惜朋友的CONTAX Biogon G21/2.8測試,證實四角色散問題比A7R改善了,但還只是A7的水平,談不上合格,結果足足令我鬱悶了好一陣子⋯⋯雖然E Mount鏡後距離短,恐怕由於盡量達到直射入光,顧及現時動輒100%聞相的解像力,要對焦速度快又要內對焦設計和大推力鏡身摩打,結果35/1.4和90/2.8 Macro異常巨大,希望Sony能夠注意體積,寧願稍微犧牲解像度甚至使用數碼修正,在廣角至標準焦距推出如28/2、55/1.8大小的鏡頭。

借來機身和鏡頭為了拍攝大人成為正式律師的大日子。以前用A850幫她的朋友拍過幾次,自己用慣OVF自然問題不大,偶爾要找人拍攝合照的話,這年代沒LCD取景還是令人恐?的⋯⋯現在Liveview拍攝,拍人像的時候把相機拿低一點在胸口上下的位置拍攝,感覺透視感比眼平自然,而且自動對焦面部,無須像以往害怕主體不在對焦點上,基本上是將相機當成電話用就是。

使用Sony Alpha還是單反時代的F58AM閃燈連hotshoe轉接,bounce燈膚色飽滿。另外為人詬病的白平衡問題似乎比上代改善,當然現場光與理想色調的平衡還是自行取捨吧,忠實反映現場光的白平衡也不代表是討好的白平衡。

Liveview下收光圈的效果都即時呈現,用慣單反的朋友反而習慣了全開光圈取景和對焦,再收光圈景深預覽。A7RII好像沒有全開光圈取景的設定,有時候收細光圈拍照,好像看不清楚相機實際對焦在哪裡感覺有點不太踏實。

一般單反的卡口都設有景深預覽掣和鏡頭釋放掣,一般來說前者設於卡口近手柄位,後者則在卡口相反方向。而NEX與A7系列的相機都把鏡頭釋放掣設在近手柄位置,以往一直相安無事,但現在幾支E Mount鏡變成鐵桶般的體積,拍攝中途更換鏡頭要伸手指頂著鏡頭釋放掣甚為吃力,希望Sony改善一下。

當日使用24-70/4不多,絕大部分時間都是使用35/1.4或85/1.8。

35/1.4

85/1.8

我還是比較喜歡85/1.8的成像,隨手拍都拍出喜歡的照片。

咖啡室裡有個外國人小孩喜歡那堆氣球,便給他把玩,大家高興。用上85/1.8,大概在兩三米距離拍攝,基本上便是連拍數張,稍微改變一下構圖還沒拿穩相機便拍,就算主角們動來動去都輕易鎖定。相機設定了電子前簾快門,震動比以往的A7系列小得多,如果是全電子快門更是零震動,不過沒快門聲響和震動感覺不踏實哈哈,還是使用前簾快門好了。有五軸防震和新型快門加成下,以往A7系列的快門震動惡夢基本消失了。

臨行前找職員幫忙拍照,幾乎不需講究技術,簡簡單單的構圖已經很討喜,對焦與曝光基本不需操心,難聽點說這台相機的後製比前製更重要⋯⋯Sony的直出JPG不值一提是常識吧,本來一直都使用LR(Lightroom)執相,各式各樣的RAW轉換都恰如其份,尤其介面著實用得順手,heal brush等功能自動又貼心。然而不知何故A7系列的成像還是強差人意,本來只道是A7的問題,後來朋友改用Capture One發覺成像堪稱大躍進,比起LR轉出來的照片立體感好得多,內置不少底片模擬曲線(film curve),比VSCO的風格稍為低調,如果對Sony的RAW轉換後的成像不滿,可以改用Capture One。

後來在家再試一下追焦能力,或許比不上別家專業機的速度,以中階機來說機能已經超額完成。可惜匆匆兩三日使用便要歸還給朋友,連各種對焦模式也沒有好好熟習。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L39.Camera/videos/vb.298806013567150/837502596364153/?type=2&theater

後記:另一天用它拍了小姐弟,另文再出吧。

結語:短短時間使用A7RII的感覺,一言蔽之,買機送技術也。全新40M BSI CMOS大幅增強PDAF功能,也想不到一直被看低一線的CDAF(Contrast Detection AF)配合PDAF後做出快速的面部甚至眼球對焦,喜出望外的性能,可以說它終於達到以往Minolta 7系機的創新水準,也不得不驚歎無反之進步徹底顛覆行之數十年的自動單反設計,面部對焦等電子技術躍進最終令一般人都更容易拍出滿意的照片。然而,在愈來愈先進的相機背後,看著追焦模式運作,實在覺得拍照看起來簡單得像打遊戲機一樣的玩意,攝影人們應如何自處⋯⋯?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