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寨系列——Leica Summicron-C 40mm f2與Minolta M-Rokkor 40mm f2

當六七八枚ASPH Pre-A等等Leica 35mm鏡頭受盡注目之時,那邊廂同是M Mount的Summicron-C 40/2、分身Minolta M-Rokkor-QF 40/2及其近親Minolta M-Rokkor 40/2,和它們所屬的機身CL與CLE卻被遺忘於歷史洪流裡,堂堂奶鏡何以淪落至此?實在費解。

Gear_314

1973年隨CL一同發佈的Summicron-C 40/2及M-Rokkor-QF 40/2,與數年前推出的Summicron 35/2(六枚玉)同樣使用6片4組對稱式設計。與機身一樣,定位和定價較低吸引入門用家。CL機身分為Leica與Leitz Minolta版,搭載Summicron-C(標示德製)及M-Rokkor-QF 40/2(標示日製),分別在歐美等地和日本本土發售。

焦距是Leica史無前例的40mm,恐怕是為了分隔高低階市場,避免影響原來Summicron 35/2和50/2的銷售。無獨有偶,70年代開始幾大日系公司Canon/Minolta/Olympus/Yashica亦有生產固定鏡頭的旁軸相機,焦距一般在40mm上下,光圈約f1.7,銷情不錯,推斷Leica CL和40/2亦為針對這個市場而設,但造工、鏡頭質素、價格都不是同一水平的事兒……

$(KGrHqZ,!pwFB,4zTr11BQn21Cf9Yw~~60_57

取名為Summicron-C(光圈f2鏡頭稱為Summicron,有說C for CL),可以說是其庶出的烙印。70年代,Leitz公司家道中落(見前文『往事難忘——Leitz Minolta CL』),惟有嘗試放下身段,與Minolta合作開闢新市場,格調定位低於原來M系鏡頭,價格較一般M鏡便宜,當然買家需要付出代價的。

由於旁軸相機的取景器設有固定的取景框線,常見的35/50/90鏡頭都問題不大,但此40/2鏡頭並沒有對應的40mm取景框,雖然能夠於其他M機使用,但會帶動出50mm取景框,而非較接近的35mm,可以說是Leica故意留有一手。宏觀來說,目的是避免Summicron-C入侵較高價的M鏡市場,而希望CL系列可帶動更多用家最終進入M系列。當然以M系機身使用它,實際拍攝除取景外都完全無問題。亦有人將鏡頭接口的插刀修改,削掉一小部分以帶動M機顯示35mm取景框,如此隆重其事,除了看在$$$份上,亦因其資質本來毫不輸蝕給同門嫡系……

$(KGrHqV,!q0FBgMUBoKuBQn21I2L0!~~60_57

還有鏡尾測距連動的刀口與一般M鏡不同,一般使用並無問題,但對焦連動出問題需維修微調的話卻較困難,有興趣可看Dante Stella介紹

空談無謂,成像最實際。當時初入Leica門下,雖然曾使用CONTAX G系,早看慣T*光學精湛表現,初見此鏡照片仍喜出望外。成像迴異於稍早的Summicron 35/2(六枚玉)的淡雅,色彩厚重,與八年後的Summicron-M 35/2(七枚玉)取向相似,故此不少對此鏡有深刻使用體會的朋友稱其為窮人七枚玉。

(謎之音:窮人七枚玉,又幾時排到Canon?)說實話,Canon 35/2不比此鏡便宜。

至於Minolta M-Rokkor-QF 40/2,不少人聞說日製而非德製已嗤之以鼻。事實上,實際使用兩鏡成像沒可見分別,我推斷此鏡可能是與Summicron-C使用同樣玻璃但交由Minolta組裝,當然重點玻璃來源是Leitz還是誰家的(可能是Minolta的)也不能確定。不過反正現行版Leica鏡頭使用日本Hoya玻璃也有著絕佳成像,再執著血統論也是吹毛求疵甚至『自high』罷了。Rokkor,神戶六甲山,Minolta發源地,其鏡頭皆以此命名。QF為四組六片之意。

有圖有真相,現場光線不差的話成像已富有立體感。

本來RVP100F底片經過掃描後成像都不太可觀,但今次的確喜出望外,鏡頭應記一功。

同一底片下的Summicron-M 35/2七枚玉:

M-Rokkor-QF 40/2 Sample

可見此鏡雖然並非不能與同門嫡出的系列媲美,但絕不欺場。而不幸地短短3年它與CL一同停產。

十年後,Minolta決定在CL的基礎上,加上自家XG-M機身的電子組件,開發出CLE (CL Electronics)。一如以往,也要為它配搭套裝鏡頭,M-Rokkor 40/2和M-Rokkor 90/4,都是把上一代的光學設計稍微改變,換上了多層鍍鏌。

蕭規曹隨,鏡身樣子以至其他規格都與上一代M-Rokkor-QF大致相同,包括只帶動惱人的50mm框線……

photo 3

鏡後的測距連動組件就與一般廣角M鏡一樣:

photo 4

金屬油漆描寫細緻:

色彩平衡與上一代的M-Rokkor-QF不同,孰好孰壞見人見智:

其實我比較喜歡上一代,這支實際用得不多:

結語:當然也是水準以上的產品,實際使用毫不擔心,只是完全信任它們拍攝就可以。作為奶鏡入門組合,三支鏡頭現價依然絕對超值,諷刺的是,現在人們目光往往只看到Cosina Voigtlander 35/1.4, 35/1.7, 40/1.4,只可以說鳳凰都棲息一角,只有惡鳥在天空耀武揚威。

雖無M系之名,卻依然實力超卓,如今未有獲得與其相稱的名譽,可能因為它們背負著一段本家不願多提的歷史吧……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