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機大美——Minolta TC-1與G-Rokkor 28/3.5

相機,盡在手心。

photo 1

90年代,高階傻瓜機如Nikon 35 Ti、CONTAX T2、Konica Hexar AF漸漸流行,無論造工、操控性以及實拍表現都令不少單反為之黯然。

而Minolta對相機的理解往往與眾不同,自從在Alpha 7000的自動對焦功能在單反市場技驚四座,似乎沒忘記一小眾P&S用家。據說,90年代初開發部部長谷井純一先生感到雖然單反市場旗開得勝,但體積還是有極大局限,故此以極小型化、優秀操控性、高光學質素為目標開發此機。

似乎鈦合金是當年的時尚,高階的象徵,八十年代末的CONTAX T先行使用鈦銀色,到九十年代幾台高階P&S機身不約而同換上鈦合金鍍香檳金。TC-1也不例外,但個人覺得鈦黑限量版的機身吸引得多。

機身只有一包香煙盒的大小,成為前無古人,後無來者的最小135制式自動對焦相機。

與iPhone 3GS相比:

photo 4

麻雀雖小,五臟俱全,機頂的轉盤已提供極全面的功能:曝光補償、對焦模式、自拍、ISO與閃燈設定,透過上方的撥掣即可調較。平時只需把轉盤鎖在HOLD位置,忘記一切設定,把不該操心的交給相機,自己專心享受簡約攝影的樂趣。左邊的液晶顯示,平時顯示拍攝張數,也隨轉盤選擇呈現不同資訊,半按快門就出現快門、對焦距離的資料。

photo 2

最多正負四級曝光,已經綽綽有餘。

photo 1

用轉盤調校各種設定,轉回HOLD就可以同時顯示所有設定,小小屏幕大大用途。

photo 3

觀景器為0.4倍放大率,結構複雜,比不少傻瓜機大上一碼,通透明亮,Leica Minilux或CONTAX G與之相比應該自慚形愧……

photo 2

鏡頭在收納狀態時,尾組極貼近底片,可見Minolta的製作團隊挑戰極限,把所有零件擠在有限空間中。

photo 3

可惜機身狀態較差,觀景窗旁的屈光矯正脫落。SPOT按鈕啟動點測光,這樣全面的功能令不少相機也為之汗顏……

鏡頭為G-Rokkor 28mm f3.5,五片五組對稱式設計,光圈稍小,卻超高規格地用上兩塊非球面鏡片,總共三個非球面(那年代的非球面還是罕有之物)。Rokkor為Minolta手動鏡年代的名號,詳見朋友的文章「Minolta Lens Spirit」。G是自動鏡年代Minolta最高光學水準的象徵,可謂在這小小的眼睛注上極大的心血。另外,據說起初為使用28mm或35mm焦距意見爭持不下,最終選擇前者是因為能造出更短小的鏡頭……

photo 1

photo 2

機背按鈕開機,鏡頭蓋轉動而鏡頭稍稍伸出即可拍攝,頗為迅速,比後來不少數碼相機有過之無不及。光圈則在鏡頭旁的撥杆調節,四級光圈(f3.5/5.6/8/16)的光圈實際上是四組圓形孔遮罩而非一般光圈葉片,結構簡單而輕易做出圓形光圈效果,不得不佩服工程師的心思。

小巧的機身,快速準確的對焦,簡單而值得信賴,把拍攝的心意通過它來呈現。按下快門,這刻才發現世界原來藍得這麼美。

光線好拍出來的色彩,所謂Minolta藍,自不消多說。紅色和黃色,也當然非同等閒。

低光下都有著異常的描寫,可謂超現實……

在清晨極微弱光線,被攝物竟然有發光的感覺……

比較少拍黑白,不過用上低反差底片依然顯示出其描寫力。

優秀的鏡頭,後來被Minolta分拆出G-Rokkor 28mm f3.5 LTM獨立出售,可供Leica M系機使用,順理成章成為旁軸世界其中一支最佳的28mm鏡頭。以這件生涯顛峰之作,為Minolta旁軸鏡頭系列畫上完美的休止符。(朋友的鏡頭)

後記:此機出生於90年代中,正值泡沫經濟爆破,人心低落的時刻。當時有想法認為推出這樣高品位高價格的產品是自尋死路,惟製作團隊始終相信以優秀作為標準,而非以標準為名妥協,不計代價,賭上名譽與自信祭出本廠看家之作……若干年後,Minolta相機品牌最終消失於世上,但真正無可取替的經典都會留在人心中。

3 thoughts on “小機大美——Minolta TC-1與G-Rokkor 28/3.5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