孤掌難鳴——Sony A850

之前在「回憶的藍」系列裡,連續寫了好幾篇文章關於Minolta AF鏡頭,本來就應該寫完沒甚麼好補充了,然而今朝閒遊論壇,驚見有人問當年入手Sony Alpha單反系列的用家是否有智力問題,實在哭笑不得。

當初轉投Sony,其實只是看在Minolta AF鏡頭已經慘跌至白菜價格(只是想不到Sony FE系列推出後更加低處未算低,也是後話了),至於135FF的A850當時已有一定年紀,價格自然不貴,反正以往一直使用手動機為主(入手時已是2013年),對機身要求不高,能兼容Minolta AF就夠。

(大刺刺的橙色α,土氣衝天,Sony初推出單反時這個符號鋪天蓋地,我實在吃不消。)

FullSizeRender

機身年代已久,在此詳細討論規格也沒價值,姑且說說當時的感覺。機身充滿如Nikon高階機的肌肉感,手柄比Canon高階機如EOS-1N的小,然而手柄與機背的人工體學設計使握持的手感卻更好,整個手掌彷似被手柄吸著般穩固,然後大部分按鈕都單靠右手操作即成。除了造工,同樣值得欣賞的是光學觀景器,畢竟是自Minolta X-700年代開始的驕傲。機頂LCD也是高階機裝備之一,但我覺得實際操作甚是多餘,明明機背LCD又大又清楚,這位置不如像Dynax 7一樣做個轉盤。

FullSizeRender_1

平日拍攝基本上還是當它底片機般使用,就是說只要鏡頭好,機身功能也沒太多要求,以我的拍攝習慣來說,單點對焦再AF lock足夠了。

當然,最明顯缺點要算是自動對焦。9點自動對焦點,除了對焦點分佈過於集中,還不如D5D時的設計,中心以外的靈敏度欠佳,整體AF能力最多只達到當年別廠中階機水平,甚至比以往Dynax 7退步了。由於自Minolta AF年代內對焦鏡頭並不多,使用重型鏡頭如80-200/2.8,遇上不好對焦的情況,整個鏡組痛苦地拉風箱倒是常見,追焦就更加想也不用想,可能Sony後期的AF鏡頭會表現更好,只是無緣一試了。

DSC05714

24M CMOS,當時已經算是高像素,只是感光度去到ISO 400已經算是極限,800度以上的實在談不上可用,反而成像「質感」似乎比以後幾台同像素的好,只需稍微後製推一推高低光已經有不錯的效果。

DSC06456

然後開始興起後製preset如VSCO,很容易便把數碼相機的成像加上底片味,其實看多了還是覺得很膩很過火,只是可惜太遲才醒覺。

DSC03675

後來改為用上比較淡色的preset。只是可惜當時只知Lightroom,如果早點認識Capture One,相信更能發揮其sensor的真正實力。

DSC06846

DSC00896

除了24-85/3.5-4.5和80-200/2.8偶爾用來拍function,絕大部分時間都以35/1.4和85/1.4搭配,陪我拍攝不少充滿回憶的作品。

DSC08141

DSC09978

DSC06713

DSC04577

DSC04482

DSC08470

DSC04865

故事最終就是我轉投無反懷抱。當然以它推出的時代來說,相信不輸同級的Canon 5DII與Nikon D700。儘管造工、操控與畫質已經優良,只是Sony由鏡群配件到品牌形像,與C/N二廠距離還是很大,就連原本Minolta的fans都不太看好⋯⋯只好為此機慨歎孤掌難鳴吧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