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劍無鋒——CONTAX Sonnar 180/2.8與 Mutar 2x

續上文「美與逝」,再寫寫CONTAX鏡頭,終於排到C/Y世界備受忽視的一支鏡頭,Sonnar 180/2.8。Gear_34

Sonnar 180/2.8可追索到其始祖1936年Olympia Sonnar 180/2.8,專為當時柏林奧運而設,原為Contax RF而設。戰後在東西陣營對壘間,蔡司分裂,東德蔡司改良同規格鏡頭給Pentacon 66等中幅相機,而西德蔡司則開發予135片幅的Contarex相機使用,驟眼看似乎是改動後組,及將以往Sonnar常見的三片鏡組中間一塊低折射玻璃取消,可能是T*鍍鏌加成,增加兩個空氣透鏡面都不成問題。

From WIkipedia

From: http://cabolens.blogspot.hk/2012/06/las-reflex-de-zeiss-el-sistema-contarex.html

Contarex系統精巧,卻曲高和寡,其繼承人CONTAX於幾年後捲土重來,憑藉較合宜的價格與性能,終於在群雄逐鹿的單反市場站穩陣腳。作為C/Y鏡群一員,Sonnar 180/2.8卻不知何故似乎被看低一線⋯⋯以下圖全開光圈的MTF來說,10線在0.8表示整體反差不錯,但40線只能在可憐的0.2上下,微反差(解像力)恐怕不太可觀。

 2009年,當時C/Y陣容計有Yashica ML24/2.8、Planar 50/1.4 AEJ、Planar 85/1.4,大部分攝影場合都勝任有餘,但人還是會身痕的,剛好遇到了Sonnar 180/2.8 MMG,價錢相宜,反正一直沒把玩過德鏡,沒多思索成像表現便收下了。買下此鏡便匆匆往志蓮淨院和南蓮園池試鏡,不巧天色晦暗,以為就算拍正片都恐怕吃力不討好,怎料成像令人吃驚。

鍍金的屋簷,色彩超乎想像地厚重立體。

某日與家人往大埔滘郊遊,隨拍花草,稍收光圈色彩與解像力同樣喜出望外。

自此對此鏡信任有加,連風景等都大派用場,可惜一直沒多少機會拍人像而已。

大珠小珠落玉盤。

此鏡6片5組,蔡司雖有Schott Glass各式各樣的玻璃種類作後盾,然而在手動鏡時代如其他各大廠一樣對使用特殊鏡片非常吝嗇,沒有低色散鏡片,恐怕是全開光圈解像力不高之肇因,反之生於八十年代的Nikkor 180/2.8有ED(低色散鏡片),成像極度銳利。後鏡較其始祖貼近焦平面,為浮動組件,對焦時前組移動而後組固定。除了少數極早期鏡身較粗大的AEG版(因其體積被暱稱為胖胖鏡),現在在二手市場流通的絕大部分都是後期內置遮光罩設計。此鏡序號為68字頭的MMG,生產時期匆匆幾年便改到日本生產,如果有志尋找德鏡不妨考慮後期AEG鏡頭,相信如85/1.4德鏡一樣隨著生產年期不斷改進。

每年夏冬二季,都會拍荷花與紅葉,然而180mm焦距實在力有不逮,便生起購入CONTAX Mutar 2x的念頭。


 Mutar有三種,I和II都是2倍增距鏡,III則為1.4倍(1996年Only Zeiss II成書時仍未發表)。I和II的分別為前者鏡身較短,支援全部C/Y鏡頭;後者鏡身較長,只支援後鏡組較前的長焦鏡頭。成像自然是後者較優秀,而前者在不同鏡頭都有著不同表現(如小光圈出現暗角),但實際上我覺得它已經是實用有餘的作品,當然後者是盡善盡美。

由於拍攝時間年代久遠,當時應該是Sonnar 180/2.8配合Mutar I拍攝,反差解像力同樣優良。

天氣不佳,風雨飄搖,難以追求清晰照片時只好反諸求意境:

先後買入Mutar I和II,後者前組較突出需要特別的鏡頭蓋。以下皆為Sonnar 180/2.8配合Mutar II拍攝:

雖然Sonnar 180/2.8最近對焦為1.4米,但使用2倍增距後還是可以當微距鏡使用:

結語:Sonnar 180/2.8成像實在沒如外間風評的差,可能我手上一支是MMG吧,也如同C/Y系列其他鏡頭一樣在漫長的生產年期持續微調玻璃用料以至成像。總體反差適中,放大可見描寫細緻綿密,柔美的筆觸,與我後來使用的Vario-Sonnar 100-300/4.5-5.6性格迴異,其實在CONTAX世界裡,勝負不在銳利,實則重劍無鋒,大巧不工,簡單傳統的光學結構,往往帶來最有韻味的寫真⋯⋯

4 thoughts on “重劍無鋒——CONTAX Sonnar 180/2.8與 Mutar 2x

  1. 我第一次用180/2.8,看到照片出來的成像跟你一樣是喜出望外的驚嘆。二十年前的事了,至今歷歷在目,可見印像之深。色彩濃烈實暖和實淨,我的只是AEG, 可能後期吧。多謝你為它平反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