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ntax,一個橫跨三十年的相機品牌,以rangefinder起家,經歷二次大戰、東西德分裂,終於在六十年代初單反大潮下不支倒下。取而代之的,是以造工精巧甚至奢華著稱的Contarex單反系列,六十年代伊始以Contarex I宴客,與一貫認知德國設計的保守形象相反,此機率先引入測光體,機身外形因而被戲稱為Bulleye。
好景不常,惡夢早臨,那些精巧的造工,需要極高昂的代價換取,價格、重量、裝配和保養難度都超越同儕,結果銷售更不如早幾年停產的Contax RF系列,無論光學如何理想都彌補不了浮誇的價格,據說一套Contarex相機組合是當時香港一個套房的價格。
整個六十年代日系拾級而上,反襯著德系江河日下的境況,與當時不願意接受現實的Leitz相反,Contax與Contarex等相機製造商Zeiss Ikon AG積極思考自己的困境。
1 日本人以低廉得多的成本製作出與德國同樣優良的相機。
2 日本人的相機很精良,再不是Leica/Contax copy。
3 日本人全面發展單反,相機設計及配套更勝德國的。
4 多年間收購下的相機品牌,包括死敵Rollei和Voigtlander未能整合生產,造成互相競爭。
5 即將降臨的電子化風潮德國相機更陷劣勢。
她為自己的相機與定位多番探索,七十年代果斷地與日本Yashica合作。作為當時相機和鏡頭代工大廠,地位更超現今Cosina,驚聞光學巨人提出的合作意願,自當大為雀躍。然而,當時的光學生產線水準儘管是日本一線地位,都經過幾經艱苦提昇,才達到Zeiss的水準。
1972年推出的全新CONTAX/Yashica單反系列,打頭陣的是大幅電子化的CONTAX RTS及其日德混編鏡頭列陣。總的來說,整個系統的日德合作可說是產業轉移的例子。
1 因應電子化的潮流,機身及內部結構由Yashica設計,少數機身如RTS外觀交給Porsche工業設計。
2 鏡頭開發由Zeiss負責。高階鏡頭留在德國製造,其餘則在日本生產,關鍵的Schott玻璃原料由德國定期運到日本進行熔解提煉出光學玻璃,打磨後鍍上全新開發的T*鍍鏌,組合同樣日製的鏡筒裡。
3 日製Zeiss鏡頭最終的品質檢測由Zeiss駐當地人員負責。
4 除了製造Zeiss鏡頭,Yashica也開發自家的ML系列。
鏡頭因日德合作生產,減低成本,利用Yashica的工業力量,終於使Zeiss光學飛入尋常百姓家,到現在仍然讓廣大影友津津樂道。另一邊廂,雖然Yashica本身的科技了得,機身似乎沒有與鏡頭相應的稱譽。反光板下滑問題幾乎如影隨形發生在CONTAX各型號的相機身上,反而定位較低的Yashica系列相機倒較少聽聞。
我使用過的C/Y機身不多,最初因CONTAX機身名聲太差,我一直只把Planar 85/1.4轉接左EOS-1N上使用,後來看上Yashica機身賤價得一文不值,買來FX-3 Super 2000作後備機身,也比EOS-1N輕巧得多。當然Yashica只是開始,CONTAX還是一個必經之路。
多加資料搜集後,不少人都推薦RTS II和Aria,167MT雖然功能全面但反光板下滑問題頗多。因為Aria較貴,而且是電子相機,所以在eBay買入了RTS II。
RTS II:RTS乃Real Time System之意,據說是Zeiss定義為攝影一刻便將概念立即轉成最高質影像的理想。相機最主要的亮點是電子輕觸式快門按鈕,與Olympus XA相似,事實上快門反應不比其他高階單反有明顯差別,終究時滯瓶頸在於反光板上。而快門盤設在左邊,ISO調整盤和曝光補償設在右邊,故此使用光圈先決配合曝光補償會比手動曝光方便得多,雖然設有曝光鎖,但似乎因電子問題電力消耗頗大,少用為妙。觀景器還算大,只是對焦屏有點名過其實,Canon EC系列的可能更光,而Minolta的更自不消說。機身飾皮手感很舒服而防滑,不過加上了Real Time Winder當然更好,其他專業單反的相機配件水準都與其他級的看齊。
終究買來只是業餘用,也不會要求它堅固耐操,事實上CONTAX機都比較嬌氣吧,所以實際使用不比Minolta X-700有多少優勢。很多年後有緣買下了167MT連50/1.4,除了使用AA電,其餘使用體驗不比RTS II差。另外,幾台CONTAX怪機未有緣把玩,僅能勉強言之。
AX:有著巨大的底片倉以移動底片作自動對焦用,其喪心病狂幾乎空前絕後,代價自然是碩大體積和價格高昂,令人卻步。
RTS III:因配合兩大名鏡Planar 55/1.2和Planar 85/1.2,設有真空壓片系統,但郵票大小的135底片用上它還是小題大做吧,在中大片幅相信更為實用。其實135系統中Leica M系的壓片板已經做出極度平滑的壓片效果。
S2/S2b:前者配備點測光,都是名氣極大的CONTAX機械相機,只是防光板震動一樣震撼,沒有mirror lockup,實際使用還是Yashica FX-3更好吧。
另外,82年Yashica曾以CONTAX 137和Planar 50/1.4為原型製造出自動對焦單反,然而Zeiss認為AF系統意味著使用輕型塑料取代金屬和玻璃,故此未有發展,作為妥協只在後來推出帶合焦顯示的RX和推動底片倉作AF的AX,最終為這個決定付出了代價……見舊文說CONTAX N。
最終底片也快將迎來它的末日,轉接數碼表現依然超卓,首選當然是135全幅機身,由Canon EF到最近的Sony NEX Alpha系列。有人將Distagon 35/2.8使用在36M像素的A7R使用,結果三十年老鏡依然寶刀未老。
CONTAX各相機型號及特色簡介(轉自Wikipedia)
Model | Year | main features |
---|---|---|
RTS | 1974 | professional quality SLR with fixed pentaprism and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shutter |
139 Q | 1979 | aperture priority, TTL and TTL flash metering, X-synch 1/100 |
137 MD | 1980 | aperture priority, motor film transport (2-3 frame/s) |
RTS II | 1982 | TTL flash metering, titanium shutter |
137 MA | 1981 | aperture priority and manual modes |
159 MM | 1984 | program and aperture priority modes, 1/4000 sec, X-sync 1/250 sec, improved MM bayonet mount |
167 MT | 1986 | program, shutter and aperture priority, and manual modes, spot metering, permanent AE-lock, automatic bracketing |
RTS III | 1990 | pre-flash TTL spot metering, ceramic vacuum film pressure plate, 100% viewfinder |
ST | 1992 | 1/6000 sec, X-synch 1/200, center weighted or spot metering |
S2 | 1992 | 1/4000 sec mechanical shutter, spot metering, no TTL flash metering |
S2b | 1994 | 1/4000 sec mechanical shutter, center weighted metering, no TTL flash metering |
RX | 1994 | focus assist system |
AX | 1996 | autofocus with moving film plane |
Aria | 1998 | matrix metering |
RX II | 2002 | simpler version of the RX (without focus assistance) |
踏入八十年代,隨著相機電子的進步,終於形成了現今的PASM常見的拍攝模式,為配合159MM支援快門先決和程序曝光,鏡頭更新被統稱為MM(Multi-mode)系列,對應早期只支援光圈先決和手動曝光的AE(Auto-exposure)系列。此時愈來愈多的CONTAX鏡頭先後由德國轉移到日本生產,日德爭議成為了廣大C/Y友的重要話題。
一般來說,CONTAX鏡頭分為AEG/AEJ/MMG/MMJ,而遵從以下生產規律。
早期日製的鏡頭大都繼續日製(AEJ->MMJ)。
不少早期德製鏡頭在八十年代中後期轉為日製(AEG->MMG->MMJ)。
少數高階鏡頭一直保持德製(AEG->MMG)。
極少數特別鏡頭和zoom鏡只有早期德製,後期便停產(AEG)。
最後期研發的高階鏡頭和zoom鏡完全由日本生產(MMJ)
唯一四個類型(AEG/AEJ/MMG/MMJ)同時出現的只有85/2.8。
由生產與價格年表來看德鏡七十至九十年代間每五年都漲價一成,至90年東西德統一,大概因為德國馬克匯價問題才令日幣價稍跌。那邊廂日鏡的價則發佈多年而沒有變動。而有日製和德製同時流通的鏡頭,價格可相差近一至三成不等!日製鏡頭對壓低成本實在功不可抹。
九十年代開始,MMG鏡頭幾乎絕跡,Zeiss更放心將大部分生產交予日本負責,兩大APO級怪鏡Distagon 21/2.8和Vario-Sonnar 100-300/4.5-5.6都只有MMJ版,都以驚人解像力表現著稱,可見日本一樣能生產實力強橫的鏡頭。
在幾年CONTAX的拍攝生涯中,日鏡德鏡早期鏡後期鏡的體驗各異,集中介紹有使用過不同版本的菜鏡,小總結如下:
Distagon 25/2.8:當時使用CONTAX近親Rollei HFT版,與AEG版同期,對藍色表現更為鮮烈,低光下有著超乎想像的發色。
S-Planar 60/2.8:AEG,兩米內的怪物,立體感和解像力驚人,不知怎的比之後九十年代的Makro-Planar AEJ好上一大截。
Planar 85/1.4:早期59、後期66字頭AEG和80字頭MMJ都把玩過,58字頭的在f2.8對焦因反差和銳度頗低還是感到極大困難,到66字頭的已有大幅改善,可能是因為接近MMG的生產年期吧,MMJ的基本上f2已有可接受的銳度。至於色彩,似乎MMG比MMJ色彩暖一點,而兩者表現都可說不相伯仲,舊文有詳細介紹。另外,此鏡相對便宜又大碗的表現,甚至迫得其兄弟Planar 100/2一度停產。
以後有閒情再寫寫其餘的菜鏡。簡而言之,早期的菜鏡以色彩厚重著稱,後期的則在色彩、反差和銳度等平衡更符合現代口味,在幾支zoom鏡三十年間的演化更見明顯。然而,整個系統與大部分單反系列不同,幾乎每支CONTAX鏡頭都有它的特色,或銳不可擋、或性格多變、或柔然細膩,目不暇給,令人津津樂道。
結語:2005年4月,CONTAX全線停產。致我們終歸逝去的CONTAX,特此為記。
One thought on “死與重生——淺談CONTAX/Yashica系列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