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出先決——影像處理雜談

如果以信號處理的概念,把影像處理過程拆解:

1.構圖->2.濾鏡->3.鏡片光學->4.光圈->5.快門->6.a.底片(analog)/6.b.感光元件(digital)->7.a.暗房沖洗(analog)/7.b.執相軟件(digital)->8.照片放晒

作為攝影人,最最最重要的肯定是1,不然的話往後2到8的過程往往只是garbage in garbage out。

在大底攝影世界,盛行zone system,由測光(4+5)開始已經決定使用的濾鏡、底片,以及沖洗放印(2+6+7+8)的成像,技術發揮起來有高有低,有些人太過執著畫面光暗保留,結果往往反差低得不合常理,實際上一個畫面主體的細節都保留得到就已經足夠。可惜余財力心力有限,無緣進入大底世界,只好在135的有限空間發揮,光是底片與沖劑的配合已有萬千變化。

120709020

(Summilux 35/1.4 Pre-A配上Rollei Retro 80S底片拍攝,以Rodinal沖洗帶來超乎想像的反差,儘管使用掃瞄器轉成數碼仍然保留到光暗的層次。)

121102027

(TC-1配上Fuji Neopan 400拍攝,以HC-110沖洗,卻柔美得多,話說起來沖洗時的心情也有很大影響。)

底片攝影盛行百年,然而大概十年前已有影友提出,RDP由II到III多年間的顆粒改進,還遠不如數碼一年半截的像素增長,斷言數碼取代底片指日可待。到了今日,數碼已佔絕對多數,連以往為人詬病的動態範圍等因素都遠遠超越底片,尤其某些CMOS拍出來的RAW檔,over或under一兩級後再還原細節絕不成問題。

現今數碼拍攝RAW的流程,實則極近似原有的黑房流程(Adobe將它的軟件命名為Lightroom可謂神來之筆),連局部增減曝光的動作變得遠比傳統黑房容易,還有些影友鍾情底片模擬之類的效果,也能在彈指之間完成。

至於所謂直出,無論是底片年代的沖晒,還是數碼時代的RAW,不過是把那半製成品的底片或檔案,經機器加上預設的「味精」而成,有些惡劣的如Sony,比較受追捧的如Fuji,都不過如此,世上沒有所謂的直出,只有每台機器的預設都不同剛好又較合自己心意而已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