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日黃花——Leica M9P

Leica M9,在數碼世界來說,雖然已經算是一把年紀,但憑藉其末代Kodak 18M CCD,還是吸引不少用家。損友多年前曾經入手,我有幸把玩,可惜其時不諳後製,使用Lightroom轉換,色彩實在不甚了了,反而黑白的成像教人眼前一亮,話說起來Fujinon 35/2 L39亦應記一功。

(被重建的觀塘,逝去的Konica。)

L8892212

最近損友又敗入M9P,詳細規格差別不在此贅述,事實上近十年前的科技到今日還是不值一提吧?不過,接觸事物多了,看過Nikon DF意欲向手動機致敬,結果卻肥腫難分的機身後,更加欣賞Leica工程師們設計出只比底片M機厚一點的數碼機身。

自從賣出Minolta CLE後,放下rangefinder已有一段日子,到借來M9P使用,使用習慣跟單反及無反迴異。觀景窗呈Leica經典的淡藍色,配上黃色的取景線框與疊影對焦班點,取景和對焦本身已是樂趣。

可惜M9 Titanium開始,連框線照明窗都被減省,改用LED照明框線,原本的位置變成了一字螺絲,好不呆板。終究電子化是這個年代的趨勢吧,可減省的機械零件都被減省掉。

至於取景窗放大率為0.72,可幅蓋28mm鏡頭的視角,而使用28mm以上的鏡頭的話,只捕捉觀景窗中間一部分影像,然而,這樣的操作,也讓用家在取景時留意到被攝主體週遭的變化,再調整構圖,在抓拍時習慣了也挺實用。

不過我更習慣腰平盲拍了。

L1013081

與Sony無反相比,全機幾乎沒有什麼設定可言,惟一改動過的應該是靜音快門吧:拍照一刻,按著快門釋放鍵,機身第一下快門拍照後,要等到鬆手才回復快門準備下一張,犧牲連拍速度,因為機身的金屬焦平面快門,回復動作的噪音大得可怕,真的不敢相信這是M系的水平。

配上從Leica Minilux劏出來的Summarit 40/2.4鏡頭,鏡頭個子小小的,街拍甚為輕鬆,在M9上的色彩似乎也比其餘非Leica鏡好。我不敢把攝影水平高低的責任推諉到機身之上,只是用得太久Sony的電子,再拿起如此簡單的RF,可能是新屎坑三日香的關係,不需多想太多,只管放手拍攝。

L1012549

L1012559

L1012567

L1012594

太過習慣Sony的CMOS科技,動輒+/-兩級EV都輕易修正過來,然而M9的CCD拍攝的動態範圍相對小得多,拍攝的時候曝光還是小心得多,例如這張基本上不可能再推光,還好這張逆光黑影感覺也不錯。

L1012822

同樣在Capture One將raw轉成tiff,感覺M9的CCD拍的質感還真的不錯,不用後製成像已經很討好。

L1012832

與損友們每年十一都會一同出發攝影遠遊,今年帶著M9,主力還是使用MS-Optical 28/2,體積小如機身蓋,對焦到大約3米再收光圈,街頭隨便拍都不用擔心失焦。

L1012983

L1013005

L1013011

L1013040

再來一張七工匠50/1.1作結。

L1013070

好歹都是幾萬元的機體,也不敢借來太久,惶恐損傷,故歸還予損友。

結語:網上時有人大加讚譽CCD而貶抑CMOS,在M9那個年代倒是成立的,但到了這個年代,CMOS在ISO與動態範圍等方面發展神速,CMOS取代CCD已成定局。多年前的一個經典測試,證明色彩等等的差異應歸咎於機內圖像處理引擎的分別,多於CMOS與CCD的差別,換句話說幾乎是後製變得愈來愈重要,其實只是重新回到黑房年代一切皆由自己掌握,又有何不好?

後記:本文寫得有些散亂,其實本來想更多討論傳統與數碼的心態轉變,不過還是另文再談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