底大即美——135FF與M4/3(下)

(以下充滿「想當然爾」的推敲與臆測,如有錯漏還望讀者指點。)

承上文,在沒有鏡後距離的限制下,既然CONTAX G與Leica M等等RF鏡頭都能保持小巧,何以Sony與Leica SL系列又會變得比單反鏡頭更臃腫不堪?

其實就如我一向見解,這年代的鏡頭完全放棄了手動年代行之有效的傳奇設計,改為極度依賴電腦優化,同時內對焦變成基本配備。其本意是為長焦鏡頭加快對焦速度和變成浮動組件作對焦用,也減低對焦噪音。然而代價是在於更複雜更倚賴電腦的設計,而且鏡身更長,在長焦鏡頭並不明顯,但連廣角到中長焦原本有限的空間來說,就顯示出分別。Sony的ZA 55/1.8成像銳利,雖然用盡鏡筒長度,但竟然比為單反設計而只加長鏡後距離的50/1.8還要長,更不消說跟RF鏡頭比較,可見內對焦的影響。

現今的所謂鏡頭測試,往往全開光圈的解像力先決,根本違反常理。雖然特別鏡片如低色散、非球面已經大行其道,變成青菜蘿蔔般常見的玩意,然而電子科技帶來的像素躍進,恐怕比光學進化得要快得多?短短十年間由D7D年代的6M APS-C CCD變成A7RII的42M 135FF CMOS,光學要應付這樣的像素競賽已經疲於奔命,難道還奢望其顧及體積?更甚者為對焦速度而以塑膠取代玻璃鏡片。戴眼鏡的朋友只消試試Hoya塑膠鏡片、Zeiss玻璃鏡片、以及一些本地眼鏡廠自家製的玻璃鏡片,已經能看到三者差異(恐怕是Hoya敬陪末座?),一塊鏡片尙且如此,何況是整支鏡頭的鏡片組合?

A7RII配上G45/2,G系雖非原廠鏡頭,出生的年代還是遵從傳統如Biogon、Planar、Sonnar光學設計。雖然全部未配備內對焦。除了Biogon諸鏡因其入射角較大,在數碼機身成像不佳(然而損友的A7RII經改裝Low Pass Filter後,表現大振,又是後話),其餘的35/2、45/2和90/2.8,成像表現還是經得起考驗,不得不驚歎Zeiss的設計超越時間。另外,在PDAF加成下,速度還是不輸大部分原廠鏡頭,唯一問題是對焦噪音較大而已。除了CONTAX G,最近更出現了Leica M自動神力環,儘管極為原始地推動整支鏡頭來對焦,仍然帶來不錯的對焦速度與精度。我只是疑惑,如果內對焦與否不大影響對焦速度,噪音問題理應只影響拍片?拍片功能真的這樣重要嗎?值得把鏡頭清一色變成內對焦和鏡身摩打而又犧牲體積?

結語:好多人捨本逐末,把測試看成實拍,又要全開光圈,又要數毛孔,又要對焦快,又要⋯⋯結果廠商如Sony把一切可測試量化的指標都優化了,至於無法言喻的如使用體會、光暗層次等等,又要多少人在乎?

4 thoughts on “底大即美——135FF與M4/3(下)

  1. C兄還有環保玻璃因素無?,從玻璃成本奇高,要用大量重金屬去改玻璃分子結構,燒好光學玻璃仲要等好幾年先打磨可以做鏡,搞禁多野都為了增加鏡片透光同色,鏡片也不能用太多。現在民用鏡只可以用環保玻璃,玻璃不用漫長等待,有D用樹脂,電腦輔助,成本可以下降,但透光同色當然不復當年,廠方只好做口徑同鏡身都做大,落多兩塊。除了就馬達外,更重要增加入光量先做到從前光圈值,即使奶蔡新手鏡都要做得大碌D。
    現在賣鏡只會用一D消費者聽不明專業字來宣傳,APO同非球面已經太濫,SONY直頭用XA鏡片,都不知是什麼野,但影出來相一定PS過先見得人

    1. 師兄分析透徹,的確就算同樣玻璃鏡片,含鉛無鉛表現已經有分別
      至於樹脂鏡片之流,更次一級,但估計更容易製作非球面鏡所以大量使用?
      其實就如Leica asph系列都愈來愈大,只係好多日本廠更大到不能接受⋯⋯

      1. 現在所有鏡廠(包括奶蔡)都好蠱惑,肯寫非球面鏡片,而不是非球面玻璃鏡片,小弟配眼鏡時知道玻璃造非球面是非常貴,貴過買枝小白,所以推論非球面鏡片很多是樹脂,其他古怪特殊鏡片更不用講

        1. 非球面鏡,就算機械研磨都係堅貴,模鑄據講效果已經較差
          以眼鏡嚟講,Hoya 1.67非球面纖維鏡仲貴過Zeiss 1.6玻璃,但肯定後者睇得舒服得多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