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世紀20年代,Ernst Leitz公司的Barnack有感於當時普遍的攝影器材(以現代標準來說都是中幅甚至大片幅相機)過於笨重,破天荒製作出使用135格式電影底片的相機,為Leica I。至30年代,推出以rangefinder為對焦系統的Leica II,及搭配的鏡頭逐漸成為Leica Screw Mount的攝影系統。
光學巨人Zeiss也不甘後人,以全面超越對手Leica為目標,製作出Contax I和Contax IIa等版本,可是二次大戰降臨,相機生產幾乎中止,而到戰後繼續生產帶外測光的Contax III,直到六十年代停產Contax RF系列。
Contax III
1946年的日本,被戰火摧殘的土地上,那些大大小小的公司如雨後春荀重生,正在忠實地努力地彷製德國出產的相機,當中名聲最響亮的,莫過於日本光學(Nippon Kogaku Tokyo)。有別於大部分日系相機廠商彷製Leica相機,它選擇了Zeiss的Contax相機作為藍本,先後推出Nikon One、S、S2、SP、S3等經典。
Nikon S2
Contax/Nikon S與Leica最大差異莫過於鏡頭接口和觀景器。
Leica L39卡口需要將鏡頭將扭螺絲一樣安裝到機身,而每支鏡頭有獨立對焦環和對焦連動組件。Contax和Nikon S則不然,可見鏡頭接口有內外兩種插刀,內插刀那邊圍繞著對焦距離刻度。
它的50mm標準鏡都沒有對焦環(除了Nikkor 5cm/1.1外插刀版),而是在鏡頭安裝到卡口內插刀後,以右手方的對焦轉盤帶動內插刀的調焦筒作對焦。
由於鏡頭焦距愈長,對焦距離亦愈長,反之亦然,因此50mm以外的鏡頭必需自身的對焦筒。那些鏡頭都使用外插刀安裝上機身,整個套在卡口上;鏡頭對焦時,為了讓機身得到鏡頭對焦距離,內部有結構抓著機身內插刀轉動,以達到對焦連動效果。
吾以為這樣的設計極為愚蠢。首先鏡頭除了標準鏡,都難以減省體積,同樣的35/2.8鏡頭,Leica Summaron只需39mm口徑,而Zeiss Biogon則49mm;同時推出L39和Nikon S版的W-Nikkor 35/2.5,前者直徑僅約40mm,後者為52mm。
由於機身設有對焦連動結構,因此變得更厚更重,但外插刀鏡頭又要另設對焦組件,造成重複浪費。更嚴重的問題是,更換鏡頭時機身和鏡頭必需扭回無限遠,否則裝卸鏡頭可能造成鎖死。
另外,Contax和Nikon S機身雖然看來使用同樣卡口,實際上兩者的標準焦距不同,前者為52.3mm,後者為與Leica相同的51.6mm,鏡頭因此不能交換使用,否則測距連動就會失準。有著這樣的差異,有人說是因為Nikon初推出時禍福難料,把標準焦距設為與Leica相同,為了容易將鏡頭轉換成Leica L39卡口 ;而Nikon自己的說法是因為早於戰前已有和Leica相同焦距的標準鏡,故此圍繞此標準作為相機接口擴展至整個系統。
測距連動和觀景器方面,Leica L39的相機都是分開的,而Contax把二者整合一起,使用方面當然後者比較方便,代價是觀景器較小。另外由於兩者視角與標準鏡的相約,使用標準鏡以外的鏡頭,都要外接觀景器,到Leica M3使用大觀景器和焦距框線概念出現,啟發了Nikon S2與及後的機身,廣受稱道的SP更有兩個不同放大率的觀景器,使用不同焦距的鏡頭更容易。
說到快門,30年代的Contax IIa開始使用金屬縱走快門,結構複雜,以絲帶綁定大小各異的金屬柱,像捲閘一樣運作,雖然先進卻容易故障,據說可以整個快門簾支離破碎。
戰後的Contax III就功能改進(主要加了測光)而言,已經很難看到機身有任何大作為,反而Nikon S2和其後繼機都大方學習對手,作出各種改進,某程度上可說Nikon S是Contax的延續,其中又以Nikon SP為頂峰。
結語:直至Leica M3的出現,完全吸收了Contax RF和Leica III系列的優點,加上觀景器框線等全新概念,其實在RF世界裡,勝負已分。極度失望的日本光學公司,卻窺準單反的發展潛力,在Nikon S2基礎下打造出Nikon F及後來的F2,憑著可靠性和擴充性,竟在幾年間一舉稱霸相機界,不得不讚嘆她破釜沈舟的能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