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從Sony推出A7開始,竟冠以Alpha之名,大有取代固有Alpha單反系統之勢。到A7RII推出後,把PDAF大舉普及,使無反更追貼單反的反應速度之際,又連Canon EF、Leica M的轉接環都堂而皇之地在Sony Store出售,卻數典忘祖把Minolta AF和Sony單反鏡頭拋諸腦後,轉接環仍是老樣子兩件:LA-EA3沒有內置摩打,只能使用少數內置摩打鏡頭;LA-EA4內置半透鏡和摩打,但對焦速度就算在A7RII使用都仍停留在幾年前的A99水平。
最近沉迷使用A7RII與CONTAX G的組合,整理Flickr照片時,翻過tag一頁,滿滿盛載了一眾Minolta AF鏡頭的生涯紀錄,教人懷念⋯⋯適逢Sony收購Konica Minolta業務十週年,卻諷刺地,對單反系列的承擔江河日下,恐怕Minolta AF及其遺產又再淪為孤兒?有感而發,執筆為記。
我最先與Minolta結緣是由其手動系統開始。中學時代,短暫使用過Nikon後,因Rokkorfiles和色影無忌導引而先後買入了X700、一兩支Minolta Rokkor與M42鏡頭,主因還是便宜而又表現不錯(NCMPO五大廠最便宜的手動機鏡組合)。
然而,人有錢就會身痕,當時做了些小買賣積累了一點點儲蓄,剛好數碼單反興起,便買入了Konica Minolta D5D與kit lens,及啤酒罐70-210/4。當時同期的數碼單反主要有Canon EOS350D、Nikon D70等等,當時覺得Minolta AF系統最出眾的地方除了鏡頭便宜(70-210/4二手不過一千多,還不夠半支小小白Canon 70-200/4),就是其色彩吸引,使用Natural+來拍攝色彩不慍不火,忠實反映出鏡頭原本發色。
2006年5月31日,Konica Minolta被Sony買起的消息震撼攝影界,Sony隨之推出的A100, 表現實在不敢恭維。基於對Sony的不信任,同時被德國光學吸引,為了蔡司C/Y及其他轉接鏡頭便逐漸轉為使用Canon EOS作主力,後又輾轉進入RF世界數年。直到Kodak結束正片生產,往後數年底片世界漸漸式微,加上工務繁忙,才鳥倦知還。綜觀現行幾個單反系統,還是Minolta AF搭配其後繼Sony機身最抵用,於是重返Alpha Mount世界。
一開始還沒太有興致買入數碼機身,底片機都頗悲價,能選擇的話自然是Dynax 7。對Dynax 7的傾慕始於少年時代瀏覽Photosharp(攝影家手札),當時最令人印象深刻莫過於機背巨大的LCD可顯示畫面13分區各自的曝光情況,又比Olympus OM4的權衡點測光更進一步。幾年前還是入手了Dynax 7,拿捏上手比想像中輕,但機身最可愛的地方就是右手單手便能完全操作機身的功能,論操控性恐怕在整個單反世界無出其右?其餘的規格如觀景器、對焦速度等等自不必說,雖然對底片機功能期望不高,不過最窩心還是大量custom function,其設計之超前,延續7系之名,也標誌著7系生涯之最高點。
雖然一開始對Sony無甚好感,但幾年間的進步還是有目共睹,2008年推出的A900已證明其製造專業機的能力,第一台Sony Alpha接環的135全幅數碼單反,接著的A850只閹割了100%取景及少許功能,價錢大減,只是兩者都似乎叫好不叫座?似乎Sony有意栽花花不發,無心而為的Nex無反系列雖然像電子玩具多於相機,卻銷量不錯,可能因此Sony動起以無反取而代之的念頭,當然都是後話了。A850就算對焦、感光度等等性能不如後來的A99,然而過去早已習慣手動單反的操作,有自動對焦已經比以往方便得多;感光度亦如是,儘管可接受的水平最多到400度,也比正片常用的100度高了兩級;對此機最想要的功能,只有live view而已。而A900與A850都公認為色彩最好的Sony機身,基本上用RAW檔拍攝,稍微用Lightroom處理高低光,感覺還有幾分Konica底片的味道,後來的機身只有每況愈下⋯⋯?
買入了A850後,便開始搜羅Minolta AF鏡頭,先後入手24-85/3.5-4.5、28-70/2.8、80-200/2.8、85/1.4、35/1.4、17-35/3.5等等,可憐它們無論在日本Yahoo還是eBay都慘跌到教人難堪的價位⋯⋯後文再說說我最愛的幾支Minolta AF鏡頭。
2 thoughts on “回憶的藍——我的Minolta世界漫遊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