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幅先鋒——Sony A7與A7R (Preview) (2018更新)

前言:上文RX1寫下才幾個月,罪大滔天的Sony果真不安現狀,推出繼Leica M後的135全幅換鏡無反相機(雖然Leica M還是定位為RF),A7和A7R。早前有幸參加Sony的發佈會,稍微把玩兩機,幾分心得留下為記。

早在RX1公佈的時候,已然不少人認為醉翁之意不在酒,一台便攜機牛刀殺雞配上135全幅感光元件,實驗意味甚重。

秋季開始種種關於新機傳聞不脛而走,直至真身出現也不敢相信是真的——太醜了吧?

sonyA7R_fe35f28_

將收購回來的話Olympus技術物盡其用,基本上是RX1機身+NEX7手柄+OM-D機頂(實際上連EVF本身都似乎是與OM-D的相同),一切都充滿測試意味的拼湊品。

被命名為Alpha A7,意味著原來的單反Alpha系列將被鵲巢鳩佔,漸漸淡出。其實事後孔明來說也有跡可尋,終究Sony強項在電子而非機械技術,將機身一切盡可能電子化才真正發揮其電子大廠的優勢,只是想不到兩三年前大書特書的半透鏡技術這麼快便淡出。

A7用上24M像素感光元件,A7R的則是36M,對數字敏感的都聯想到前者與A99相同,而後者跟D800相同。果然把自己的零件物盡其用,當然也如前文所述,為E Mount鏡頭較近的鏡後距作出優化。2018更新:其實到了BSI CMOS才算是真正為無反而設吧。

A7開售價格約12K HKD,比早前不少猜測要低得多,最終與當年A850開售時價格相若。但事實上A7成本恐怕比A850低得多,少了沉重昂貴的反光鏡箱和相關AF Sensor系統,AF功能由感光元件完全負責(A7感光元件已有Phase Detection AF,速度比一般Contrast Detection更高),隨之移除的快門也節省不少成本(早前筆者的A850出意外入廠維修,以上幾件部件零件價幾乎是半台相機的價錢),而感光元件是老早開發,本身既是他廠的供應商,根據生產定律成本必然下降不少。而背部的LCD和EVF,與她一向生產的LCD電視相比也是九牛一毛吧。

至於A7R,售價16K HKD,用上更高密度的36M像素感光元件,犧牲了PDAF,而早前D800使用不少Nikon鏡頭高像素實際使用表現不佳,恐怕只有極少數鏡頭能勝任,實在對此感光元件好感不大。Sony稱為感光元件移除了低通濾鏡,特製microlenses,改善成像,姑妄言之姑聽之。

在發佈會上儘管有美女公關介紹新機,相信眾人都志不在此,坐立不安,虎視眈眈身後的A7和A7R。

photo

守候良久終於到手,都急不及待的是把原來的Zeiss FE鏡頭拆下,換上有備而來的RF鏡頭及M->E adapter。

1391911_474185562695860_1124508189_n

朋友帶上Voigtlander 15/4.5 LTM、Ricoh GR 21/3.5 LTM、Avenon 21/2.8 LTM、Minolta G-Rokkor 28/3.5 LTM、Leica Summilux 35/1.4 ASPH FLE,真的隆重其事,也是對它作為RF鏡萬能插的期望。EVF作手動對焦感覺良好,沒有使用peaking對焦模式。

Voigtlander 15/4.5 LTM,超廣角逆焦設計,鏡後組突出,在APS-C機身如Ricoh已經出現少許紅閘,遑論全幅的M9了。2018更新:而稍微放大看,四邊已經散得不能接受。

10311875613_907b913bd5_o

Rioch GR 21/3.5 LTM和Minolta G-Rokkor 28/3.5 LTM同樣是對稱式設計,後組相當突出,以往在數碼機身表現都慘不忍睹,今次分別在A7R和A7使用。

A7R + Ricoh GR 21/3.5 LTM

1382860_474804199300663_34998661_n

A7 + Ricoh GR 21/3.5 LTM

10311881223_59316d1cbf_o

A7 + G-Rokkor 28/3.5 LTM

10311753706_9f2f5870e2_o

想不到A7R雖然改善了microlenses設計但使用老鏡表現還是很不堪,也教廣大老鏡玩家直接收入A7便好了。2018更新:後來詳細測試,A7極厚Low Pass Filter,實在教人卻步。

本來帶上Avenon 21/2.8 LTM,是基於假如Voigtlander 15/4.5 LTM表現不佳的話,最後一道把關,如果連這支前組巨大的逆焦鏡頭都無法取得良好表現,該機也沒有指望了,幸好現在A7都超額完成了。至於Leica Summilux 35/1.4 ASPH FLE,本來就針對數碼機身設計,表現自不必多言了。

1378006_474151166032633_1185496785_n

與機身同時發佈的是5支E Mount鏡頭:Zeiss FE 35/2.8, 55/1.8, 24-70/4 OSS, Sony G 35-70/3.5-5.6 OSS, 70-200/4 OSS。據承諾2015年將有15支鏡頭應市,比NEX系列剛公佈時的路線圖完整得多了。2018更新:到今時今日FE鏡群已經齊全,當showroom連M->E、EF->E接環都能登堂入室,但Sony HK官網連A Mount鏡都全軍覆沒⋯⋯

roadmap_img_03

老鏡測試完畢,才有閒情把玩幾支新鏡頭,現場只有Zeiss FE 35/2.8和55/1.8。

A7R + Zeiss 35/2.8,本來沒留意的妝容瑕疵也無所循形,不忍細看……原圖

Zeiss FE 35/2.8體積還算細小,售價約6K HKD,大概Zeiss名號已值1K了,現在來說當是買一支自動對焦的ZM C-Biogon 35/2.8吧。我寧願它只掛上Sony名牌,光學再簡化降低成本,要是能賣大概4K HKD就是一支平易近人的kit lens了。2018更新:結果Samyang亦推出幾乎一模一樣的35/2.8,價錢自然便宜了一截。

A7 + Zeiss FE 55/1.8,銳度比35/2.8更厲害,已經像在使用微距鏡多過普通標準鏡了。原圖

Zeiss FE 55/1.8,看到它的鏡筒和成像便聯想起兩年前推出的Sonnar E24/1.8(Sonnar成災?大概變成了個招牌而已),售價約8K HKD,這個焦距光圈與售價,無論成像如何,震撼程度更超12K HKD的ZA 50/1.4……當然剛剛知道Nikkor 58/1.4攀龍附鳳與Noct拉關係便賣上16K HKD,你便知道「人有多大膽,地有多大產」這包話是真的,真的無恥,物價飛漲的程度堪比津巴布韋……

幾支Zoom鏡都不見蹤影,原來期待Zeiss FE 24-70/4 OSS和G 70-200/4 OSS,但從規格來看,前者還算合理,只比Minolta AF 24-85/3.5-4.5重一點。後者尤其碩大,比啤酒罐Minolta AF 70-210/4更重,唯一讓自己釋懷的藉口是AF摩打佔了點位置吧……

原本與A7一同出售的kit lens G 35-70/3.5-5.6 OSS,不見其蹤,再三詢問工作人員才拿出供試用,怎料AF速度竟與舊時代Minolta AF 28-70/2.8 慢G相近,情何以堪?希望廠方正視問題在正式推出時會有改善。另外,幾支Zoom鏡都加上OSS防震,反而Minolta與Sony看家機身防震系統繼續缺席,莫非到後繼機才加上結合Olympus的五軸防震?2018更新:雖然二代機開始有五軸防震,只是重了一截,卻不見得效果很好。

不少人還是認為怎麼現在的鏡頭都比舊時代的RF鏡頭大上幾碼,都怪鏡身AF摩打吧,老實說我不明白為何放棄機身摩打?有很多拍友需要拍攝影片而極度需要寧靜的超聲波摩打嗎?需要小巧的,還是自求多福將目光放向舊時代的RF鏡頭吧。

總的來說,本來以為新屎坑必然開出高價,要等到往後的型號才有機會紓尊降貴,怎料Sony超乎想像的開出令不少人心動的價錢。2018更新: 顯然地當時太天真,買入後才明白規格與現實的差距。

繼Canon EOS後,Sony E系承繼萬能插頭之名,相信買來使用手動鏡頭的用家會比 Sony和Zeiss的自動鏡頭還要多吧。另一邊廂,傳統大廠Canon也沒坐以待斃,據說將推出使用3層感光元件的相機,對我來說,暫時最期待是X3型的感光元件可以普及。2018更新:結果虛耗幾年卻沒有甚麼值得記得的更新。

結語:由08年第一台無反換鏡相機Panasonic G1登場,5年來各家廠商的技術大躍進簡直令人目不暇給,期待以後會有更多更多的亮麗刺激的新概念和技術競爭。

2018更新:由最初Full Frame Palm Size至今的三代機接近單反size,機能亦由最初為滿足規格拼砌而成的電子玩具到現在終於正視造工、使用體驗,拍片功能更是單反無法比肩一環,只是鵲巢鳩佔一詞也不幸言中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