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際的藍——Minolta AF 17-35mm f3.5G

在掙扎17-35/3.5還是35/1.4打頭陣,最終選擇了前者,因為最喜歡還是它。

FullSizeRender-2

從D5D年代起,早已久仰17-35/3.5之名,當時參加攝影活動,就算是D7D隨手拍都色彩吸引,想當然爾底片表現自是更佳?然而願望隨著轉投Canon EOS系統而隱藏起來。終於好多年後又在另一攝影活動,從影友借得此鏡拍攝。

花草綠油油的色彩令人印象深刻,同時四角的表現「聞名不如見面」?!

DSC05671

後來在邪惡海灣買入它,價錢頗悲,對焦尺不知何故移了位,可能曾經被拆裝卻又組裝錯誤?但反正都以自動對焦為主又沒影響,將價就貨吧。


手動年代,20mm以下的鏡都是稀有物種,超廣角變焦更可謂聞所未聞。踏入自動年代,除了相機的機械與電子技術革新,光學設計也有著相當躍進,主要源於電腦設計和非球面鏡片的工藝進步。此17-35/3.5出生於90年代,同期有Canon EF 17-35/2.8與Nikkor AF 20-35/2.8,成為了各廠的「大三元」廣角變焦一員。與對手相比,此鏡規格恐怕都被比下去,最大光圈只達到f3.5,比CN二廠的同級對手少了2/3級,而在A850的24M CMOS拍攝,全開光圈時四角已經鬆散得有點難以接受,數碼世界還是夠殘酷無情⋯⋯

只是,此鏡儘管解像力未如人意,但超廣角帶來的視覺衝擊還是令人咋舌。

另外,Minolta以藍聞名,不知何故此鏡就算紅黃等暖色系還是異常飽滿⋯⋯

陰雨天氣,色彩比其他Minolta鏡更多幾分「溫潤」鏡味。

我覺得用來拍event其實比standard zoom更實用,尤其可以更接近攝影對像,而且膚色討好,再加上一支90mm上下的中長焦已足夠應付80%以上的拍攝用途。

超廣角帶來的誇張透視感,儘管有點器材先決,但有些時候有些場景還是需要特別的鏡頭才能勝任。街拍時,如果35mm鏡頭能把人與環境關係和諧表現出來,那超廣視角與誇張透視則尖銳地把現場的角色從環境分割出來。

此鏡反差不高,高光變得柔柔的,亦頗適合黑白攝影。

最終此鏡還是隨著淡出Alpha單反系統而賣掉,比較可惜的是沒有把它用於底片上使用,肯定會比數碼更吸引吧?

2000年後幾家相機大廠都更新了f4光圈的超廣角變焦鏡頭,無論體積、對焦速度、解像力都青出於藍,17-35/3.5G與現行幾支超廣角變焦相比,恐怕毫無勝算?!儘管現實如此,卻無損使用此鏡的樂趣,超廣角近拍帶來超乎想像的透視,G鏡油潤的色彩與細膩的描寫,雖然一切都變成歷史,但當時無限的創作靈感與熱情都化為相片,變成回憶⋯⋯

4 thoughts on “無際的藍——Minolta AF 17-35mm f3.5G

  1. 好東西還是好東西,我剛從日本來了一隻,現在正在路上
    現在一支只要5xx多美金(配合打折),我是很開心圓了年輕時的夢想。

  2. 17-35/3.5G這顆底片時代的超廣角鏡頭接在A900/A850上周邊畫質不佳,縮光圈改善也有限,是因為A850的設計是Sony第一台全幅,當時很多參數還在摸索,sensor前的濾鏡做的很厚,這後來才知道會影響畫質。
    我自己的經驗確實跟這篇一樣,我也是接A850,但後來轉接到Panasonic的S1後發現畫質改善很多包括邊角。有人用A99ii也是類似的感覺(無低通濾鏡。
    所以這顆接在sensor前濾鏡薄的機種或自己改機,畫質就會不錯了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