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並非設計專業,只是工程出身。所謂真正優美的事物難以言喻,但設計符合邏輯倒是不難理解的事情。
在On sensor PDAF已經普及的今日,廠商再不用以對焦系統區分產品。至於像素競賽只在各家強調高像素的機身出現,一般來說24M上下的機身還是最普遍(也多得Sony在感光元件領域幾近壟斷地位造成),倒是無反世界裡,相機核心功能愈來愈倚賴感光元件及其處理器達成,現今大概20M至30M像素,對大部分用途來說已是足夠有餘,廠商亦不再刻意拉開高低像素相機的定位分別,卻步入對等關係:像素較少的反而較強於感光度或拍片性能,定位而言可以與高像素機身平起平坐。當核心功能都完全一體化而又大同小異的時候,機身之間最大分別就是操控介面。
攝影器材路走了多年,最終還是覺得Minolta Dynax 7的操控最難以忘懷,拍攝時只需單手而眼睛不離開觀景窗就能調整所有測光、對焦與連拍的功能,這樣的設計恐怕無出其右。Sony雖然繼承了Minolta相機業務,但還是到了A900年代才真正媲美Minolta年代的操控性,然而對無反機身的心力不多,一直都被詬病為電子玩具水平,直至A7系三代機身才達到舊有水平。
另外,早前親身試用過Nikon Z7,對長期使用Sony相機的我是個有趣的體驗。
兩台機身比較:
未上手Z7前,驟眼看手柄巨大而按鈕齊全,就覺得它的操控應該比Sony好吧?的確,手柄高了,按快門的動作更就手,雖然常用按鍵如感光度、AF-On、對焦點trackpoint都容易按到,以單反的角度看還算足夠。由於無反高度電子化與處理能力進步,現今相機機身除了拍照,還兼顧攝錄,一台中階無反可能比以往的專業單反有更多的功能與設定,要製作出各式用途都一一滿足的設計,真不容易。結果Sony的解決方法就是將機身全部按鈕都可讓用家自行設定,幾乎包辦全機的功能;反而Z7的custom function就相當侷限,而且十字盤功能與對焦點trackpoint重覆,甚為浪費,而且因爲手柄巨大而又想盡量加入不同按鈕,結果手柄下半部的按鈕幾乎難以在右手緊握相機時按到。
儘管custom function把菜單的選項變成機身快捷鍵,很多功能,比如AF範圍,看著說明書已經感到頭痛。
現今無反相機的自動對焦彈性已經遠非單反年代可比,只是軟件還是追不上硬件進步;我不是說以上的功能不夠,恰恰相反,而是太多選擇而每個分別卻並不明顯,而且在拍攝期間,用機背轉盤在動輒十個八個選項之間快速切換,費事失事,最簡潔的方法要算Ricoh GR III的LCD顯示。
在菜單上選擇常用的模式,然後在拍攝時,只需在這些已啟用的模式切換,省卻那些對自己沒用處的設定。
以前讀電腦科時,已經有人提出software is eating the world。機械被電子取代,硬件被軟件取代;相機世界如是,回想當初C/N二家稱霸,富士縱有SuperCCD的獨門色彩,卻缺乏關鍵的自動對焦配套,只好倚賴Nikon提供(次一代)的機身。到近年無反盛行,富士由2012年被嘲笑為慢拍之浪漫的X-Pro 1,到2017年的X-E3已然達到不錯的對焦反應,感光元件附送的PDAF應記一功,只要發展一套對焦演算法,各式機身同樣適用,結果要分別機身高中低階的,除了造工,應數機身操控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