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立獨行——宮崎光學 MS-Optics Apoqualia 28/2

宮崎光學,好多好多年前我從改裝鏡頭時候認識。還記得改裝Leica Minilux鏡頭索價六萬多yen,當時日圓七算,還是咬緊牙根去馬。

沒想到先生還觸類旁通,自行開發鏡頭,推出各式各樣的Leica M旁軸鏡頭,包括這支Apoqualia 28/2;名稱含apo,不過似乎跟apo沾不上邊。

宮崎貞安先生親書出世紙

最初入手這支鏡頭,大概是外型先決,對光學表現並沒太多期望,只是實拍表現還真的——

低處未算低!

根據宮崎先生說法,28/2這樣的規格原本應使用retrofocus(反望遠)設計,但是他並不喜歡這種巨型又沒個性的鏡頭,偏要特立獨行,執意使用double-gauss(雙高斯)設計,因此造就了這支只有9.8mm厚70g重的鏡頭。色散修正近乎APO級(當然廣角鏡一般不用擔心色散),然而彗星像差較嚴重。

一圖勝過千言萬語,實際在上圖(右一)都發現,實際上像場是曲的:

早年曾經在損友的Leica M9使用,當年已經稱得上是老機身,想不到現今仍有捧場客。

Leica M9感光元件已作入射角優化,只是這樣的彎曲像場真的非戰之罪。中心的門把跟角落的線條一樣清晰,反之同一距離的牆,竟然角落比中段的更清晰,如此扭曲,恐怕連Minolta Rokkor 24/2.8 VFC的可變像場模式都難望其背。

前後入手過28/2一代與二代,似乎光學表現並無分別

早年主力機仍是A7III時,我又再次入手此鏡,該機經由台灣師傅改裝thin filter, 拆除CMOS cover,理應對手動鏡表現有更多優化,但當時實際使用仍因反差低與崩邊,吃力不討好。如今在像素高出一倍以上的機身以用,就算只使用26M像素都要比A7III高,實際成像不比以往差,加上原裝沒改機都有這樣的表現,可見這塊60M CMOS表現歷經多台機身(A7RIV、A7RV)後終於成熟。

實際上連縮圖都看出四角都是模糊的,但沒有紅心綠角之類的瑕疵,已經比想像中好
收到f5.6光圈總算有個可接受的四角
能夠用天工EA9接環自動盲拍,已是絕大恩惠

到最後賣出的這支鏡頭的時候,買家放在M4上使用,而買入的原因——銀版配襯機身⋯⋯果然顏值就是實力XD。

結語

如果拍照只追求一切清晰,恐怕現今隨便一部手機的成像質素都比它強;只是現今偏要使用「大機」還要轉接,可能源於一份無以名狀的執著⋯⋯

後記

去年宮崎推出28/1.7,本來還有點興趣,後來從買家得知,他本來就入手了,只是造工比以往的宮崎鏡頭更差,全新入手的鏡筒已經有點鬆弛,真的沒想過造工方面同樣低處未算低。聽說現今宮崎光學已經主力由其孫兒打理,面對如今愈來愈多這類的小工場形式的品牌,真希望宮崎光學能支持下去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