踏入六十年代,隨著單反相機技術漸趨成熟,旁軸相機的榮光不再,不少廠商黯然離場,連老對手日本光學推出單反Nikon F宴客而漸漸淡出。
VI系列未能帶來與期望相稱的銷量,似乎亦無礙Canon開發旁軸的興致。但功能來說VI系列可謂相當全面,再走下去,卻是返樸歸真。
1958年推出Canon Populaire,或稱Canon P,簡約的機身,取消了自IIB後必備的三段變倍取景器。
1倍放大率觀景器,可幅蓋35mm鏡頭視角,到四十多年後的Voigtlander R3A/M才重見這樣的倍率,但視野不如此機寬廣。內置35/50/100取景框,常用的鏡頭焦距都包攬了。
雖然功能並不突出,但憑藉相對低的價格令它銷量極佳,四年間產量超過八萬台。實際使用上,手感一如過去幾代Canon機沉穩,觀景窗明亮,只是不如Leica M3的反差高。流傳幾十年到現在,最容易出現問題的是慢速快門,1秒的時有失效。
由於產量極大,二手市場流通量高,價格只需千多港幣已有不錯品相,比Cosina Voigtlander的R系列便宜一大截,與俄羅斯的Leica copy機相若,可靠度當然是Canon P好得多。
難得看到換上蚚蜴皮的,挺漂亮的說。
1961年接替P的Canon 7,外型跟V/VI/P有較大差別,主要分別是機身增設了測光,以及原來的螺絲接口加上類似CONTAX RF的外插刀接口。
測光為selenium meter,利用光電效應的電流強弱量度光線,不需電池驅動,敏感度不如後來常見的cadmium sulfide,但整體可靠性不錯,幾十年機齡測光大部分都能正常運作。
觀景器呈淡藍色,實際使用效果頗討好。倍率為0.7倍,四組框線(35/50/85+100/135),較小的放大倍率對使用35mm鏡頭的眼鏡族是福音,輔以中間的框線照明窗,達致更光亮的框線。框線以機頂轉盤選擇,稍嫌不便。
自VT Deluxe後沿用至今的金屬快門簾,十台有十台都會變皺的,但不影響使用。
後來的Canon 7S的測光體改為cadmium sulfide,其餘功能大致相同。兩機總銷量近十五萬台,是歷來銷量之冠。其實規格上已經跟Leica M2看齊,只是稍嫌笨重。
Canon 7系的外插刀接口只有一支Canon 50/0.95使用,以135攝影鏡頭規格來說實在駭人,不少被改造成Leica M口,日後有機會再談。
直至1969年,Canon 7S停產,為其L39接口旁軸相機系列畫上句號(鏡頭仍然在產至70年代),全力發展單反系統,隨著單反的機身(如Nikon F系的模組式設計)和鏡頭(Reverse Telephoto廣角鏡、長焦鏡)的長足躍進,使它成為當代相機舞台的主角。日本人在旁軸世界贏不了老對手Leitz,最終在單反世界狠狠出一口惡氣,也令對方在70年代嘗盡苦果。
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