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來有好幾年沒拍花奔展覽,實際是每一年除了主題花會變化外,其餘大部分的東西都是行禮如儀。


原來上一次拍花展已經是2017,翻看舊相只好概歎自己技藝多年來沒有精進⋯⋯我帶上SMC Takumar 100/4、 Zeiss Jena 135/3.5、Minolta RF-Rokkor 250/5.6、Tamron SP 350/5.6拍攝,Sony A7CR高ISO、機身防震實在好用,最可惜的是早年NEX與A7機身內置的Sony PlayMemories多重曝光,自A7III開始被取消,大大限制了發揮空間。
闊別多年再次光臨花展,最大變化是人口特徵急劇變化:以往每年都有群晒器材的中年至退休族(所以花展才被戲稱器材展覽),現今只有一車車運來的地區旅行團,放眼全是公公婆婆;想當然爾由以往的單反大炮微距,變成以手機絕對大多數,可見攝影世界已江河日下。

當大部人埋首鬱金香、繡球花以至到此一遊照片時,我又偏愛玫瑰。經歷過3月15日的風吹雨打,大部分的品相談不上很好,甚至帶幾分花開花落的物哀。




後記:拍攝期間,有個婆婆問可否幫她拍攝,本來拍攝就需要耐性與專注,聽罷不得不說有點不耐煩;但轉念一想,婆婆單身來到,實在沒辦法只好拜托別人。拍攝就是為了紀錄,說不定便是婆婆碩果僅存拍得清晰的獨照甚至是⋯⋯只是拍完幾張婆婆滿意離開,最擔心的事又發生:另外一堆人看到又要我幫他們拍攝了?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