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底清假,相約損友陳生,遊走土瓜灣,香港正被全速重建的一區。
有時翻看舊照片,發現香港好多地方會無聲無息的消失,自此就更加注意那些不起眼的事物,說不定若干年後就紀錄了歷史一刻。
在土瓜灣街市,剛好早上斜光,又有天橋遮擋,這樣拍到主體而背景全黑,十分好看。陳生帶上Dulens 85/2 APO,我一下子就被毒到。
我帶上Minolta三鏡(24/2.8、35/1.8、100/2),卻沒發現原來接環太厚,對焦不到無限遠,非常失策,結果浪費了好多照片。
土瓜灣道,被市建局圍封清拆的樓宇,居民自然都已離開,大廈都被封鎖,剛好有棟能讓人一直走到天台,實在幸運。
有人說,一屋養一家,一鋪養三代,到最後原來一切都可以很volatile,沒有甚麼保證。就算不重建,這樣的保養成本依然龐大,更不消說甫翻新就被趕走⋯⋯
提起水磨石,大部分朋友都會想起唐樓樓梯的扶手,但其實水磨石也曾廣泛用於樓宇門框、招牌、牆壁廣告等,可說是「總有一塊喺左近」。而由於極普及於上世紀平民間的生活,水磨石總是予人低廉、難登大雅之堂的感覺,歲月磨蝕下,更讓人感覺殘破。
然而不說不知,水磨石是種源自意大利的批盪工藝,據說最初由威尼斯的工匠發明,其英文名字 Terrazzo,便隱約透露其身世。水磨石原理是將磚石、玻璃、石英石 (石米) 加入英泥 / 水泥中,沉澱、凝固,才成為我們熟悉的材質。其分兩類,若表面粗糙而凹凸不平,是為洗水;若表面光滑,是為磨水,磨水工序頗繁複,需用刀石,以人手將表面打磨拋光,直至完全平滑為止。( 資料參考:〈街坊老店2 金漆招牌〉吳文正著 )
香港尚存的水磨石製品多產自上世紀六十到八十年代,其時,匠人的技術不遜於今天同行,觀其細節,更可能發現快將失傳的技藝。下次逛街時,不妨暫時忘卻近日不快,將注意力「意式盪漾亅一下。或許,其匠心獨運的手工藝、風韻猶存的漸退色,會告訴我們一個介乎高跟鞋與平底鞋的故事。
以往因毗鄰啟德機場,因此九龍城、土瓜灣一帶因樓宇高度限制,往往只有十層內。隨著機場遷出,樓宇老化,加上地處九龍中心四通八達,發展商把握機會收購重建成地積比率高得多的住宅。
插針樓,又稱牙籤樓,是香港地產界用語,形容一些地盤面積小,而比旁邊社區特別高的單幢式樓宇。
插針樓在舊區比較常見,因為以前的舊式唐樓不是很高,但中間某塊地皮被地產商收購重建後,如果放鬆地積比(例如屬於甲類的地盤),就會出現新建樓宇像「插針」在一個社區的現象。
然後竟意猶未盡,再到中環參觀某個相展,好久沒試過拍攝一整日,盡興而歸。
想不到還有開留言功能
裝支香先
要拍就快
2025,消失的香港風景
更多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