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部分人對雙鏡反光機(雙反/TLR/Twin-Lens Reflex)的認知幾乎便等於Rolleiflex,的確如此,可以說天下TLR皆出Rolleiflex。
Rolleiflex於二十年代出現,經過不斷改進到三十年代的機型,成為當代最先進完善的雙反,最為注目當數Automat過片設計,方便快捷的上片至今無出其右。整體機型設計完善,成為眾多廠商模彷抄襲目標。
Micro Precision Products,又稱M.P.P.,現在已經名不經傳。
Her Majesty TLR
1951年,M.P.P.公司推出了以Rolleicord為藍本的Microcord,輔以英國Ross London公司製造的77.5/3.5 taking lens和77.5/3.2 viewing lens。幾年後,改進了快門變成Microcord MkII。
我當時擁有的是MkII,機身整體無論外型與操作與Rolleicord相似。過片轉輪有安全掣,按下才能過片。鏡間快門與過片機制完全獨立運作,需要人手再為快門上鏈,有機會因此重覆曝光,或未拍照就過片造成浪費。
MkII使用德製Prontar S.V.S.鏡間快門,據說比第一代的英製Epsilion快門可靠,快門速度為1/300-1s,規格較遜。取景器設有磨沙對焦屏,不太明亮,但一般光線環境都夠用的。
整體機件平平無奇,唯一留下的理由便是Ross London製的77.5/3.5鏡頭,四片三組Tessar設計,已經是雙反世界的標準規格。日本與德國的光學優秀自不用說,但物以罕為貴,對於現今幾近失傳的英國光學還是躍躍欲試。
1959年M.P.P.公司再接再厲,推出彷製Rolleiflex的Microflex。實際上與Rolleiflex 2.8E相比,機身種種規格還是有一定距離。
拿起Microflex機身,比Microcord稍沉重,但朋友批評兩機造工連海鷗的水平也不到……機身沒有Rolleiflex的Automat上片設計,反之是極之不便的上片方式:先把底片一端人手捲上菲林軸,持續捲出底片直至出現start,才放進機身,關上菲林倉門以過片把手捲片至第一格,否則必然會少了幾格照片及疊片。機身使用與Rolleiflex相似的過片把手,過片同時為快門上鏈,最後鎖定過片把手。
同樣是衝著鏡頭而來……英國Taylor Taylor Hobson (TTH)製的Micronar 77.5/3.5鏡頭,四片三組Tessar設計。現今英製的鏡頭大都炒至違反常理,這裡便成為一般用家一嚐英倫風情的出路。
有圖有真相,我認為光學有個性但談不上特別出眾。直至60年代,英國對德國相機的進口關稅降低,Microflex便要和精良得多的Rolleiflex正面交鋒,當然敗下陣來……M.P.P公司於80年代倒閉。
結語:現今相機鏡頭已是日本德國雄霸的世界,女皇陛下子民的製品也與她的帝國命運雷同,日落西山,雖則優勝劣敗乃人間常理,但與別不同的風格還是讓人懷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