聖人無名——我的幾支Yashica ML鏡頭(24/2.8, 135/2.8, 500/8)

在看見Contarex系統注定失敗後,Zeiss痛定思痛,於七十年代重整旗鼓,夥拍日本Yashica公司生產單反系統。Yashica在當時日本已算是數一數二的代工廠,早就收入了Nicca、Zunow、Tomioka幾家老牌實力出眾的光學公司,其機身和鏡頭設計與製造能力被Zeiss選中,製造全新CONTAX/Yashica系列單反系統,帶來極大成功,平民化的Zeiss光學被廣為認識,讓後人也津津樂道,至今仍受人追捧。

而當在菲林時代,預算緊絀又衝著Zeiss之名而來的玩家,一般買入較平價的Yashica機身,便進入了CONTAX世界的門檻,然而Yashica自己的鏡頭一般卻備受忽視⋯⋯

(Yashica ML Lenses before 1983)

25f202e9

看在價錢份上,八年前在進入C/Y世界不久,買入了第一支Yashica ML C 135/2.8鏡頭。

(當時還沒染上器材自拍的惡習,現在只好在網上找來別人的照片)

yashicamlc135:2.8

在Yashica的命名法中,ML為Multi-Layer多層鍍鏌,幾乎在與Zeiss結盟期間生產的鏡頭都配以ML之名,反之七十年代前一般為Yashinon DSB單層鍍鏌鏡頭。而後期的ML鏡頭不少冠以C,為Compact之意,改良原有設計變得更有小巧。

這支Yashica ML C135/2.8鏡頭,長度僅比小巧聞名的Sonnar 85/2.8多一點,前者鏡身更為窄小,前鏡口徑僅52mm,更內置遮光罩,雖說135mm焦段非常普遍,與其嫡生兄弟Sonnar 135/2.8相比,還是不得不驚訝Yashica工程師的設計能力。當時轉接在碩大的Canon EOS-1N使用,體積甚是違和。

當時揹著Lowepro背包,一機四鏡爬山,稍微辛苦卻自得其樂。同一底片有Canon EF 17-40/4L、Pentax S-M-C Takumar 55/1.8、CONTAX Planar 85/1.4 MMJ和Yashica ML C135/2.8拍的照片,各有特色,Canon鮮銳,Pentax清雅,CONTAX厚重,Yashica濃艷。此Yashica鏡頭色彩偏暖調,全開光圈已為工作光圈,輕巧鏡身放在攝影包裡都不覺累贅。

後來漸漸嫌棄EOS-1N的重量,因而購入Yashica FX-3 Super 2000機身與搭載的ML 28-50/3.5鏡頭。常見的Yashica FX-3機身普遍有著機身飾皮脫落問題,直至最後期的FX-3 Super改用塑膠作飾皮才完全解決問題,只是可惜反光板震動較大,拍攝時請緊握好相機,還好有反光板預升的功能⋯⋯過幾年後再多加研究,才知道FR是好物,骨子裡是一台CONTAX RTS,不過都已經轉投RF陣線,剛好學攝影的表妹需要找一台相機,就找了一台Yashica FR給她,作為對C/Y系列的最後敬意。

(Yashica FX-3與CONTAX RTS II,定位相差直如天與地,其實實際使用前者可能更為簡單直接)

Gear_37

至於那支ML 28-50/3.5鏡頭,以現今眼光來看規格並不突出,前組達72mm,碩大的鏡身可想而知。實拍成像還算實淨,只是色彩飽和得過火,不久便賣出。

在C/Y世界浸淫日深,對以立體感聞名的CONTAX Distagon 25/2.8朝思暮想,看見價錢卻深有求之不得的感嘆,剛好遇上價錢合心水的ML 24/2.8,價錢不到嫡生兄弟Distagon 25/2.8三分一。口徑稍大,為62mm,在同焦段光圈鏡頭算罕見。24mm焦段同時期名鏡有Nikon Nikkor 24/2.8、Minolta MC-Rokkor 24/2.8、Olympus Zuiko 24/2等,都配備了浮動組件,而Yashica ML系列一直站在光學巨人Zeiss身影之下,作為相對親民的定位,想當然爾沒有這樣的奢侈配備。本著一試無妨的心態去拍攝,然而成像卻令人深深一懾。

photo 1

一般日系單反鏡頭在日光光線良好情況下,總會拍攝到豐富的色彩,可是一到低光環境,德系鏡頭往往發揮出超乎現實的發色,教人注目,前者除少數精心打造的大光圈鏡頭一般難望其背。ML 24/2.8令我震撼的,正是低光下全開光圈的暗角和超高飽和度,雖則焦段無可比較,吸引程度甚至讓同一底片的Planar 85/1.4俯首稱臣,由此顯示Yashica的光學實力絕對超卓。

帶著EOS-1N、Yashica ML 24/2.8、Leica R 50/2 V1到美國,連同在當地買入的CZJ MC Sonnar 135/3.5,在San Francisco、東岸三城(Boston, New York, Washington DC)旅行,實在是難忘的回憶。

回來幾年後認識損友Sam,看著他把Minolta MD-Rokkor 250/5.6反射鏡發揮得淋漓盡致,我中毒後便去搜羅各家反射鏡,最後留下來的便是Yashica ML C 500/8。

photo 2

此鏡給我的第一印象為其異常小巧的體型,前組為77mm,比其老大Mirotar 500/8和絕大部分的500/8反射鏡小上一碼,只有Olympus Zuiko 500/8能與其媲美,而因其重量關係再不需要腳架環。除此以外,最近對焦距離由上一代的4m大幅減少至2.5m,幾乎可以當是tele macro鏡頭使用了。

隨鏡附有遮光罩和後置濾鏡,遮光罩的長度幾乎等同鏡身的長度,與Tamron SP 500/8的設計類似,平時可以反轉扭在鏡頭節省空間。而後置濾鏡是差入式,可在拍攝期間不拆裝鏡頭下快速取換,雖然不會常常交換濾鏡,卻不得不讚歎Yashica工程師的貼心設計。

有別與現今一般日韓公司刻意拉開高低端產品的差距,儘管有著老大Mirotar 500/8,此鏡畫質並無妥協的餘地,某次到城門水塘拍攝紅葉,此鏡在色彩和銳度與隱形APO級名鏡Vario-Sonnar 100-300/4.5-5.6鬥得難分軒輊。

用反射鏡拍荷花是常識吧。

除了四平八穩的拍攝,還可以有大千變化。

最近對焦距離:

可惜吾生也有涯而鏡也無涯,光CONATX/Yashica的鏡頭陣容已經多得未能一一細味。

結語:舊文有說,神人無功,今次用上另一境界去形容:聖人無名,除表示對終歸沉寂的Yashica的敬意,雖在光學巨人的陰影下未能得到應有的名譽,依然默默耕耘留下不少超卓名鏡。此外,更感慨我等凡人為虛名罣礙,錯過了多少不言之美?

後記:為完成本文,一口氣翻箱倒櫃看著橫跨八年的照片,不得不慨嘆時間飛逝,青春與熱情一樣一去不復還⋯⋯

4 thoughts on “聖人無名——我的幾支Yashica ML鏡頭(24/2.8, 135/2.8, 500/8)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