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uji X10的廣告,牛奶的黑,而我不知道它說什麼……現行Canon的奶色長炮大家都見怪不怪,然而重重白色巨塔中,還隱藏了一道黑影,一般Canon友也不了解的存在,元祖f2.8長鏡EF 80-200/2.8。
早於1985年,Minolta率先祭出全新設計的AF SLR系統Minolta 7000,技驚四座,實在使Canon T-80與幾支像腫瘤般的AF系統自慚形穢。早就對霸主之名念念不忘的Canon哪能受如此屈辱?幾年間Minolta攀上了生涯之最高點,然而那邊廂的Canon臥薪嘗膽後,完全放棄以往在現有FD卡口上加入AF的想法。『有前無後,打死罷就』,將一切推倒從來,既然電子化就一不做二不休,採取比Minolta激進得多的設計,包括:
1. 與Minolta同樣機身決定光圈值,但以電子接點控制鏡頭光圈縮放,減省機械零件與成本。
2. 機身判斷合焦與否,電子接點供電予鏡頭,由鏡頭摩打推動鏡片對焦,大口徑鏡頭可配備大推力摩打加速對焦,日後的超聲波摩打和防手震都可立即投入使用於全系列相機,反之Nikon與Minolta的都不能兼容舊相機。
3. 機身與鏡頭傳送對焦距離值,近年閃燈系統的重要元素。
4. 相對大口徑,使日後的極限設計鏡頭更容易實現,副產品是一大堆手動鏡接環,使EOS系統獲得萬能插頭的『美名』。
這樣的具前瞻性而完善的設計,十年後幾乎成為各家的AF規格一部分,EOS接口廿五年不變實在令人嘖嘖稱奇。
1987年終於鍊出EOS系統,加上美國Honeywell公司控告Minolta的機身摩打AF系統侵犯其專利,幾乎將最早在AF戰場馳騁的Minolta立斬於馬上……(而我相信Minolta是無辜的)
繼承FD年代的特色,日系五大廠中最大膽使用特別鏡片(非球面、低色散/瑩石鏡片)非Canon莫屬,帶來如20-35/2.8、50/1.0、85/1.2、80-200/2.8等先進規格鏡頭。除此之外,據聞當時Canon工程師以德國鏡頭為學習對像,第一代L鏡特有的厚重色彩,中等反差而帶立體感,實在令人難以忘懷。
80-200/2.8為以後幾支f2.8 tele zoom的始祖,除外形最大分別於只有一般鏡身摩打,但以廿年前的科技AF速度跟現今副廠鏡比不見得輸蝕。一鏡兼顧風景、人像、運動等多種用途,最重要畫質表現值得信賴,全焦段全開光圈解像力頗高,反差於長焦段稍低,稍收光圈各項表現即時錦上添花。銳利度雖不及後起之秀,但一幅油畫貼近看只是一堆油彩,後退幾步看才是藝術……
我不敢說新不如舊。新陳代謝乃萬物必然,孜孜不息尋覓那些逝去者,或者只是我個人的執念太重而已……
2 thoughts on “牛奶的黑——Canon初代EOS系統與EF 80-200mm f2.8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