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下二奶——Leica DG Summilux 15/1.7與Nocticron 42.5/1.2(完)

最近終於買入Sony A7RII,也代表M4/3系統使用結束。由買入42.5/1.2到放售不到三個月時間,只留下15/1.7,反正價錢不貴而大哥的E-M5總要有鏡頭可用。恐怕在可見的將來也不會再入手M4/3器材,原因有三:

1. M4/3儘管有小部分相對出眾的鏡頭,顯然機身尤其感光元件幾年間毫無寸進,白白浪費了鏡頭潛力;新型20M CMOS似乎改善,可惜還是太遲。

使用著2012年推出的E-M5,其實還是充滿驚訝,尤其只有CDAF(Contrast Detection AF)單次對焦已經達到很不錯的速度,儘管追焦還是強差人意,但touch LCD AF功能之貼心,令人拜服。同年富士推出XPro1時才三支定焦和一支變焦,AF之龜速令人相信它還是乖乖當一台文青機慢慢手動對焦好吧⋯⋯幾年過去,富士幾台機身同樣用著它的萬年X-Trans CMOS,但對焦系統也有著大躍進,何況M4/3的Live MOS產自Panasonic,無論像素、noise、AF等等卻似乎維持現狀,反而求諸Sony生產新型20M CMOS。

2. 兩廠推出鏡頭雜亂無章,平價kit lens前後推出多少支已數不清,而且每次推出新產品都是開天殺價,令人討厭⋯⋯反之後來的Sony和Fujifilm的鏡頭陣容都基本齊備。

似乎無論4/3與M4/3時代,定價都與其等效焦距的鏡頭看齊,比如說42.5/1.2開售價近萬二港幣,與Canon EF 85/1.2L接近,但廠商刻意將等效光圈計算避而不談。如果連等效光圈都計算的話,Nocticron 42.5/1.2大概便等同一支135世界85/2.4鏡頭,但C/N二廠的85/1.8才不過三四千,就算是新屎坑Zeiss Batis 85/1.8全新約八千,前者跟它們比畫質同樣毫無勝算。

3. 最重要的是,其實今次主要想試試42.5/1.2,一開始使用42.5/1.2其實滿懷期待,然而稍稍失望的是,全開與收縮光圈描寫分別不大,大光圈鏡頭還是希望性格多變一點。

或者新鏡頭MTF等測試上取得亮麗的數值,但實拍一味sharp又毫無性格,恐怕OM 75/1.8就是這樣的代表。自己一直心繫舊鏡,M4/3就算是42.5/1.2的級數吸引力只是勉強達到CONTAX G水平(體積還輸一大截),其他M4/3鏡頭自不消說⋯⋯在底片年代,所謂「底大就是硬道理」,能力負擔到的話,還是希望在畫質和機動性取得最大平衡。


(Goodbye M4/3. Welcome 135)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